【预计负债之一】
会计:按照或有事项准则,确认预计负债
税收:与该预计负债相关的费用,允许在实际发生时扣除。
【例】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售后服务等原因于当期确认了100万元的预计负债。税法规定,有关产品售后服务等与取得经营收入直接相关的费用于实际发生时允许税前列支。假定企业在确认预计负债的当期未发生售后服务费用。
预计负债账面价值=100万元
预计负债计税基础=账面价值100万-可从未来经济利益中扣除的金额100万=0
负债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形成暂时性差异100万元(可抵减)
【预计负债之二】
会计:按照或有事项准则规定,确认预计负债
税收:与该预计负债相关的费用不允许税前扣除
【例】假如企业因债务担保确认了预计负债1000万元,但担保发生在关联方之间,担保方并未就该项担保收取与相应责任相关的费用。
账面价值=1000万元
计税基础=账面价值1000万元-可从未来经济利益中扣除的金额0=1000万元
账面价值等于计税基础,尽管会计与税法规定不一致,但不形成暂时性差异
【应付职工薪酬】
会计:所有与取得职工服务相关的支出均计入成本费用,同时确认负债
税收:现行内资企业所得税法仍规定可以税前扣除的计税工资标准、福利费标准等
【例】某企业当期确认应支付的职工工资及其他薪金性质支出计2000万元,尚未支付。按照税法规定的计税工资标准可以于当期扣除的部分为1700万元。
应付职工薪酬账面价值=2000万元
计税基础=账面价值2000万元-可从未来应税利益中扣除的金额0=2000万元
【归纳】
与资产相反,当负债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时,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当负债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时,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二)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费用(收益)的确认和计量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资产的账面价值>其计税基础
例:一项资产的账面价值为200万元
计税基础为150万元
未来纳税义务增加——负债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资产的账面价值<其计税基础
例:一项资产的账面价值为150万元
计税基础为200万元
未来纳税义务减少——资产
1.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和计量
企业对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可能产生的未来经济利益,应以很可能获得用来抵扣该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递延所得税资产=可抵扣暂时差异×当期所得税税率
【例】某企业因某事项在当期确认了100万元负债,计入当期损益。假定按照税法规定,与确认该负债相关的费用,在实际发生时准予税前扣除,该负债的计税基础为零,其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100万元。
假定该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不存在期初余额,对于负债产生的100万元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应确认33万元递延所得税资产。
【思考】在资产负债表中确认一项资产,对于利润表有何影响?
利润=收入-费用
(不考虑利得和损失)
利润=期末净资产-期初净资产=(期末资产-期末负债)-期初净资产
(不考虑股东投入和对股东的利润分配)
【结论】确认所得税资产,减少当期所得税费用,增加企业利润。
被减少的所得税费用,称为“递延所得税收益”
2.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和计量
除明确规定不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情况以外,企业应当确认所有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并计入所得税费用。
递延所得税负债=应纳税差异×当期所得税税率
【例】沿用上述举例,假定某企业持有一项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为1000万元,期末公允价值为1500万元,如计税基础仍维持1000万元不变,该计税基础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500万元即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假定该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不存在期初余额,对于交易性金融资产产生的500万元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应确认165万元递延所得税负债
【分析】根据前面的分析,确认所得税负债,相应增加当期的所得税费用
增加的所得税费用,称为“递延所得税费用”
3.所得税费用的确认和计量
企业在计算确定当期所得税(即当期应交所得税)以及递延所得税费用(或收益)的基础上,应将两者之和确认为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或收益),但不包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的所得税影响。即:
所得税费用(或收益)=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收益)
(三)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1.会计科目
(1)“所得税费用”:反映当期应当计入利润表的所得税费用。该科目分“当期所得税费用”和“递延所得税费用”两个明细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