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中心 > 中级经济师 > 中级经济基础知识 > 2024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历年高频真题考点.pdf

精品 2024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历年高频真题考点.pdf

导读:1、按模板梳理核心重点 2、含典型真题考题

1.74MB 下载数:3354 第73批 更新时间:2024-09-29
  • 2024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历年高频真题考点.pdf-图片1

    1

    中级经济基础真题考点汇编

    一、分值分布

    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 分值合计

    第一部分 经济学基础 14题 14分 9题 18分 32分

    第二部分 财政 10题 10分 6题 12分 22分

    第三部分 货币与金融 12题 12分 6题 12分 24分

    第四部分 统计 12题 12分 4题 8分 20分

    第五部分 会计 11题 11分 6题 12分 23分

    第六部分 法律 11题 11分 4题 8分 19分

    合计 70题 70分 35题 70分 140分

    二、考点汇总

    第一部分 经济学基础

    【考点 1】非公有制经济的内涵、形式及作用

    (一)内涵

    非公有制经济主要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等多种形式,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成分。

    (二)形式

    1.个体经济 是指生产资料归劳动者个人或家庭所有,并且由劳动者个人支配和使用的一种所有制形式。

    2.私营经济

    是指企业资产属于私人所有,存在雇佣劳动关系的一种非公有制经济形式。

    【提示】是否存在雇佣劳动关系是区分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的一个关键,个体经济一般不存在雇佣

    劳动关系,而私营经济则是以雇佣劳动关系为基础的。

  • 2024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历年高频真题考点.pdf-图片2

    1

    中级经济基础真题考点汇编

    一、分值分布

    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 分值合计

    第一部分 经济学基础 14题 14分 9题 18分 32分

    第二部分 财政 10题 10分 6题 12分 22分

    第三部分 货币与金融 12题 12分 6题 12分 24分

    第四部分 统计 12题 12分 4题 8分 20分

    第五部分 会计 11题 11分 6题 12分 23分

    第六部分 法律 11题 11分 4题 8分 19分

    合计 70题 70分 35题 70分 140分

    二、考点汇总

    第一部分 经济学基础

    【考点 1】非公有制经济的内涵、形式及作用

    (一)内涵

    非公有制经济主要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等多种形式,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成分。

    (二)形式

    1.个体经济 是指生产资料归劳动者个人或家庭所有,并且由劳动者个人支配和使用的一种所有制形式。

    2.私营经济

    是指企业资产属于私人所有,存在雇佣劳动关系的一种非公有制经济形式。

    【提示】是否存在雇佣劳动关系是区分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的一个关键,个体经济一般不存在雇佣

    劳动关系,而私营经济则是以雇佣劳动关系为基础的。

    2

    3.外资经济 目前包括外商独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等具体形式。

    (三)混合所有制经济

    1.含义 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指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一种经济形式。

    2.结论

    (1)混合所有制经济并不是一种独立的所有制。

    (2)以中外合资、合作方式形成的外资经济属于混合所有制经济形式,其中所包含的国有经济或

    集体经济部分属于公有制经济的范畴。

    (3)不能简单地认为外资经济就完全是非公有制经济。

    【考点 2】均衡价格模型的运用

    【考点 3】影响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的因素

    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 具体影响

    时间 时间短,弹性小;时间长,弹性大。

    商品用途的多少 一般来说商品的用途越多,它的需求弹性就越大。

    商品的重要性 必需品弹性小,非必需的高档商品,需求弹性大。

    替代品的数量和相近程度 一种商品若有许多相近的替代品,则需求价格弹性大。生活基本必需品,

    需求弹性小;

    【考点 4】需求价格弹性

    1. 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的计算公式——点弹性和弧弹性

  • 2024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历年高频真题考点.pdf-图片3

    2

    3.外资经济 目前包括外商独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等具体形式。

    (三)混合所有制经济

    1.含义 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指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一种经济形式。

    2.结论

    (1)混合所有制经济并不是一种独立的所有制。

    (2)以中外合资、合作方式形成的外资经济属于混合所有制经济形式,其中所包含的国有经济或

    集体经济部分属于公有制经济的范畴。

    (3)不能简单地认为外资经济就完全是非公有制经济。

    【考点 2】均衡价格模型的运用

    【考点 3】影响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的因素

    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 具体影响

    时间 时间短,弹性小;时间长,弹性大。

    商品用途的多少 一般来说商品的用途越多,它的需求弹性就越大。

    商品的重要性 必需品弹性小,非必需的高档商品,需求弹性大。

    替代品的数量和相近程度 一种商品若有许多相近的替代品,则需求价格弹性大。生活基本必需品,

    需求弹性小;

    【考点 4】需求价格弹性

    1. 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的计算公式——点弹性和弧弹性

    3

    (1)点弹性

    Ed=(ΔQ/Q0)/(ΔP/P0) (2)弧弹性

    计算思路:将点弹性中的 Q0换成(Q0+Q1)/2,P0换成(P0+P1)/2。 式中:Q1为变动后的需求量;P1为变动后的价格。

    2.需求价格弹性和总销售收入的关系(以 Ed>1为例)

    (1)价格变动的幅度小于需求变动的幅度,价格上涨会使销售收入减少,价格下跌会使销售收入增加。

    (2)销售收入与价格变动成反方向变动趋势。

    【考点四】需求交叉弹性

    1.计算公式

    需求交叉弹性系数 Eij=商品 i的需求量的相对变化/商品 j的价格的相对变化

    2.需求交叉弹性的类型

    (1)需求交叉弹性系数 Eij>0 ①两种商品之间存在替代关系;

    ②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会随着它的替代品的价格的变动呈同方向的变动。

    (2)需求交叉弹性系数 Eij<0 ①两种商品之间存在互补关系;

    ②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会随着它的互补品价格的变动呈反方向的变动。

    需求交叉弹性系数 Eij=0,两种商品之间是无关的。

    【考点 5】需求价格弹性

    (一)需求价格弹性的定义及计算公式

    1.定义 需求价格弹性简称需求弹性,是指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需求量变动百分

    比与价格变动百分比的比率。

    2.计算公式

    需求价格弹性系数(Ed) =需求量的相对变动/价格的相对变动

    =(ΔQ/Q)/(ΔP/P) 【提示】价格和需求量是呈相反方向变化的,因此需求价格弹性系数总是负数,为简

    便起见,通常把负号略去,采用其绝对值。

    (二)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的具体计算——点弹性和弧弹性

    1.点弹性

    (1)点弹性是指需求曲线某一点上的弹性,等于需求量的无穷小的相对变化对价格的一

    个无穷小的相对变化的比率。

    (2)Ed=(ΔQ/Q0)/(ΔP/P0) 式中:Q0为变动前的需求量;P0为变动前的价格。

    (3)点弹性只适用于价格和需求量变动较小的场合。

    2.弧弹性 (1)弧弹性是指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弧的弹性,等于需求量的相对变动量对价格相对

    变动量的比值。

    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 具体影响

    时间(决定供给弹性的首要因素) 短期内,供给弹性一般较小;

    生产周期和自然条件 对于农产品来说,短期内供给弹性几乎为 0

    投入品替代性大小和相似程度 投入品替代性大,相似程度高,则供给弹性大。

  • 2024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历年高频真题考点.pdf-图片4

    3

    (1)点弹性

    Ed=(ΔQ/Q0)/(ΔP/P0) (2)弧弹性

    计算思路:将点弹性中的 Q0换成(Q0+Q1)/2,P0换成(P0+P1)/2。 式中:Q1为变动后的需求量;P1为变动后的价格。

    2.需求价格弹性和总销售收入的关系(以 Ed>1为例)

    (1)价格变动的幅度小于需求变动的幅度,价格上涨会使销售收入减少,价格下跌会使销售收入增加。

    (2)销售收入与价格变动成反方向变动趋势。

    【考点四】需求交叉弹性

    1.计算公式

    需求交叉弹性系数 Eij=商品 i的需求量的相对变化/商品 j的价格的相对变化

    2.需求交叉弹性的类型

    (1)需求交叉弹性系数 Eij>0 ①两种商品之间存在替代关系;

    ②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会随着它的替代品的价格的变动呈同方向的变动。

    (2)需求交叉弹性系数 Eij<0 ①两种商品之间存在互补关系;

    ②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会随着它的互补品价格的变动呈反方向的变动。

    需求交叉弹性系数 Eij=0,两种商品之间是无关的。

    【考点 5】需求价格弹性

    (一)需求价格弹性的定义及计算公式

    1.定义 需求价格弹性简称需求弹性,是指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需求量变动百分

    比与价格变动百分比的比率。

    2.计算公式

    需求价格弹性系数(Ed) =需求量的相对变动/价格的相对变动

    =(ΔQ/Q)/(ΔP/P) 【提示】价格和需求量是呈相反方向变化的,因此需求价格弹性系数总是负数,为简

    便起见,通常把负号略去,采用其绝对值。

    (二)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的具体计算——点弹性和弧弹性

    1.点弹性

    (1)点弹性是指需求曲线某一点上的弹性,等于需求量的无穷小的相对变化对价格的一

    个无穷小的相对变化的比率。

    (2)Ed=(ΔQ/Q0)/(ΔP/P0) 式中:Q0为变动前的需求量;P0为变动前的价格。

    (3)点弹性只适用于价格和需求量变动较小的场合。

    2.弧弹性 (1)弧弹性是指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弧的弹性,等于需求量的相对变动量对价格相对

    变动量的比值。

    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 具体影响

    时间(决定供给弹性的首要因素) 短期内,供给弹性一般较小;

    生产周期和自然条件 对于农产品来说,短期内供给弹性几乎为 0

    投入品替代性大小和相似程度 投入品替代性大,相似程度高,则供给弹性大。

    4

    (2)计算思路:将点弹性中的 Q0换成(Q0+Q1)/2,P0换成(P0+P1)/2。 式中:Q1为变动后的需求量;P1为变动后的价格。

    (3)弧弹性适用于价格和需求量变动较大的场合。

    (三)需求价格弹性的基本类型

    1.需求价格弹性系数

    Ed>1 需求富有弹性或高弹性,表示需求量的变动率大于价格的变动率。

    2.需求价格弹性系数

    Ed<1 需求缺乏弹性或低弹性,表示需求量的变动率小于价格的变动率。

    3.需求价格弹性系数

    Ed=1 需求单一弹性,表示需求量的变动率等于价格变动率。

    (四)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

    1.替代品的数量和相

    近程度

    (1)一种商品若有许多相近的替代品,则这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较大。

    (2)因为一旦这种商品价格上涨,甚至是微小的上涨,消费者往往会舍弃这种商品而去选

    购它的替代品,从而引起需求量的变化。

    2.商品的重要性

    (1)生活必需品,需求价格弹性小;因为一种商品如果是人们生活必需品,即使价格上涨,

    人们还得照样购买,其需求价格弹性就小或缺乏弹性。

    (2)非必需的高档商品,需求价格弹性大。

    3.商品用途的多少

    (1)一般来说,商品的用途越多,它的需求价格弹性就越大。

    (2)如果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会缩减其需求,把购买力用于重要的用途上,使购买

    数量减少。

    4.时间

    (1)时间越短,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越小。

    (2)时间越长,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就越大。因为时间越长,消费者就越有可能找到替代

    品,替代品多了,其需求价格弹性就必然增加。

    【考点 6】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曲线及其位置关系

    1.总产量曲线的图形

    劳动的边际产量为 0,总产量达到最大值。

    2.平均产量曲线的图形

    只要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平均产量就是递增的。

  • 2024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历年高频真题考点.pdf-图片5

    4

    (2)计算思路:将点弹性中的 Q0换成(Q0+Q1)/2,P0换成(P0+P1)/2。 式中:Q1为变动后的需求量;P1为变动后的价格。

    (3)弧弹性适用于价格和需求量变动较大的场合。

    (三)需求价格弹性的基本类型

    1.需求价格弹性系数

    Ed>1 需求富有弹性或高弹性,表示需求量的变动率大于价格的变动率。

    2.需求价格弹性系数

    Ed<1 需求缺乏弹性或低弹性,表示需求量的变动率小于价格的变动率。

    3.需求价格弹性系数

    Ed=1 需求单一弹性,表示需求量的变动率等于价格变动率。

    (四)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

    1.替代品的数量和相

    近程度

    (1)一种商品若有许多相近的替代品,则这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较大。

    (2)因为一旦这种商品价格上涨,甚至是微小的上涨,消费者往往会舍弃这种商品而去选

    购它的替代品,从而引起需求量的变化。

    2.商品的重要性

    (1)生活必需品,需求价格弹性小;因为一种商品如果是人们生活必需品,即使价格上涨,

    人们还得照样购买,其需求价格弹性就小或缺乏弹性。

    (2)非必需的高档商品,需求价格弹性大。

    3.商品用途的多少

    (1)一般来说,商品的用途越多,它的需求价格弹性就越大。

    (2)如果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会缩减其需求,把购买力用于重要的用途上,使购买

    数量减少。

    4.时间

    (1)时间越短,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越小。

    (2)时间越长,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就越大。因为时间越长,消费者就越有可能找到替代

    品,替代品多了,其需求价格弹性就必然增加。

    【考点 6】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曲线及其位置关系

    1.总产量曲线的图形

    劳动的边际产量为 0,总产量达到最大值。

    2.平均产量曲线的图形

    只要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平均产量就是递增的。

    5

    【考点 7】成本的含义

    成本又称生产费用,是生产过程中企业对所购买的各种生产要素的货币支出,也可以说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

    支付的物质费用和人工费用。

    (一)机会成本

    1.机会成本是指当一种生产要素被用于生产单位某产品时所放弃的使用相同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得到的最高收

    入。

    2.理解要点:放弃的最高收入。

    (二)生产成本——显成本和隐成本

    1.显成本 企业购买或租用的生产要素所实际支付的货币支出。

    2.隐成本

    (1)隐成本是指企业本身所拥有的、并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

    产要素的总价格。

    (2)隐成本是企业自己拥有并使用的资源的成本,它实际上也是一种机会

    成本。

    (3)应当从机会成本的角度按照企业自有生产要素在其他用途中所得到的

    最高收入来支付和计算。

    (三)经济利润

    1.总成本 (1)企业的所有显成本和隐成本共同构成了企业的总成本。

    (2)企业总成本=显成本+隐成本

    2.经济利润

    (1)经济利润(超额利润)

    =总收益-总成本

    =总收益-(显成本+隐成本)

    (2)企业所追求的最大利润,指的是最大的经济利润。

    3.正常利润

    (1)正常利润,是指企业对自己所提供的企业家才能的报酬支付。

    (2)正常利润是生产成本的一部分,是作为隐成本的一部分计入成本的,

    经济利润中不包括正常利润。

    【考点 8】短期成本曲线

    (一)总成本、总固定成本和总可变成本曲线

    1.图示

  • 2024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历年高频真题考点.pdf-图片6

    5

    【考点 7】成本的含义

    成本又称生产费用,是生产过程中企业对所购买的各种生产要素的货币支出,也可以说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

    支付的物质费用和人工费用。

    (一)机会成本

    1.机会成本是指当一种生产要素被用于生产单位某产品时所放弃的使用相同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得到的最高收

    入。

    2.理解要点:放弃的最高收入。

    (二)生产成本——显成本和隐成本

    1.显成本 企业购买或租用的生产要素所实际支付的货币支出。

    2.隐成本

    (1)隐成本是指企业本身所拥有的、并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

    产要素的总价格。

    (2)隐成本是企业自己拥有并使用的资源的成本,它实际上也是一种机会

    成本。

    (3)应当从机会成本的角度按照企业自有生产要素在其他用途中所得到的

    最高收入来支付和计算。

    (三)经济利润

    1.总成本 (1)企业的所有显成本和隐成本共同构成了企业的总成本。

    (2)企业总成本=显成本+隐成本

    2.经济利润

    (1)经济利润(超额利润)

    =总收益-总成本

    =总收益-(显成本+隐成本)

    (2)企业所追求的最大利润,指的是最大的经济利润。

    3.正常利润

    (1)正常利润,是指企业对自己所提供的企业家才能的报酬支付。

    (2)正常利润是生产成本的一部分,是作为隐成本的一部分计入成本的,

    经济利润中不包括正常利润。

    【考点 8】短期成本曲线

    (一)总成本、总固定成本和总可变成本曲线

    1.图示

    6

    2.总成本曲线

    (1)从纵轴一个截点即产量为 0时总成本等于固定成本的那个点 F开始。

    (2)随产量的增加而逐步上升,开始以递减的增长率上升,当产量达到一定水平之后,便以递增的增长率上升。

    3.总固定成本曲线是平行于横轴的一条直线。

    4.总可变成本曲线

    (1)从原点出发,之后随产量增加而上升,开始以递减的增长率上升,当产量达到一定水平之后以递增的增长率

    上升。

    (2)总可变成本曲线和总成本曲线的变动规律是一致的。

    (二)平均总成本、平均固定成本、平均可变成本、边际成本曲线

    1.图示

    2.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总成本曲线相交于平均总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M。

    (1)M点之前,MC

    (2)处于 M点时,MC=ATC,ATC最低;

    (3)M点之后,MC>ATC,ATC上升。

    3.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相交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M’。 (1)M’点之前,MC

    (2)处于 M’点,MC=AVC,AVC最低;

    (3)M’点之后,MC>AVC,AVC上升。

    4.平均总成本曲线

    (1)开始时随产量增加而迅速下降,达到 M点时平均总成本最低(与边际成本曲线相交)。

    (2)在 M点后,平均总成本又随着产量增加而上升。

    5.平均可变成本曲线

    (1)开始时随着产量增加而逐步下降,达到 M’点时平均可变成本最低(与边际成本曲线相交)。

    (2)在 M’点后,平均可变成本又随产量增加而上升。

    6.边际成本曲线

    (1)开始时随产量的增加而迅速下降,达到最低点后,便随产量的增加迅速上升。

    (2)无论是上升还是下降,边际成本曲线的变动都快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

    【提示 1】平均总成本、平均可变成本、边际成本曲线都是先下降后上升的曲线(即 U型特征)。

  • 2024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历年高频真题考点.pdf-图片7

    6

    2.总成本曲线

    (1)从纵轴一个截点即产量为 0时总成本等于固定成本的那个点 F开始。

    (2)随产量的增加而逐步上升,开始以递减的增长率上升,当产量达到一定水平之后,便以递增的增长率上升。

    3.总固定成本曲线是平行于横轴的一条直线。

    4.总可变成本曲线

    (1)从原点出发,之后随产量增加而上升,开始以递减的增长率上升,当产量达到一定水平之后以递增的增长率

    上升。

    (2)总可变成本曲线和总成本曲线的变动规律是一致的。

    (二)平均总成本、平均固定成本、平均可变成本、边际成本曲线

    1.图示

    2.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总成本曲线相交于平均总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M。

    (1)M点之前,MC

    (2)处于 M点时,MC=ATC,ATC最低;

    (3)M点之后,MC>ATC,ATC上升。

    3.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相交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M’。 (1)M’点之前,MC

    (2)处于 M’点,MC=AVC,AVC最低;

    (3)M’点之后,MC>AVC,AVC上升。

    4.平均总成本曲线

    (1)开始时随产量增加而迅速下降,达到 M点时平均总成本最低(与边际成本曲线相交)。

    (2)在 M点后,平均总成本又随着产量增加而上升。

    5.平均可变成本曲线

    (1)开始时随着产量增加而逐步下降,达到 M’点时平均可变成本最低(与边际成本曲线相交)。

    (2)在 M’点后,平均可变成本又随产量增加而上升。

    6.边际成本曲线

    (1)开始时随产量的增加而迅速下降,达到最低点后,便随产量的增加迅速上升。

    (2)无论是上升还是下降,边际成本曲线的变动都快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

    【提示 1】平均总成本、平均可变成本、边际成本曲线都是先下降后上升的曲线(即 U型特征)。

    7

    【提示 2】边际成本曲线最早达到最低点,其次是平均可变成本曲线,平均总成本曲线的最低点出现的最慢,且高

    于边际成本曲线及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7.平均固定成本曲线

    (1)平均固定成本曲线随产量的增加而递减,逐渐向横轴接近。

    (2)其变动规律是开始降低幅度很大,以后降低幅度越来越小。

    (三)决定短期成本变动的主要因素

    1.主要因素: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的价格。

    2.一般来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工资和原材料、机器设备等生产资料的价格以及租金的提高,会导致成本

    的相应提高。

    3.生产率即总产出对综合投入的比率,可以用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来表示。

    (1)劳动生产率,也就是前面所说的平均产量,即每单位劳动的产量或产出。

    (2)全要素生产率就是每单位总投入(包括劳动投入和资本投入)的产量或产出。

    4.一般来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生产率提高就会导致生产成本的下降,而生产率下降则会导致成本的上升。

    【考点 9】完全竞争行业的供求曲线

    1.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价格是由整个行业的供给和需求曲线决定的。

    2.整个行业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两条曲线交点的价格就

    是整个行业的均衡价格。

    【考点 10】完全竞争企业的需求曲线

    1.由于价格是由整个行业的供求曲线决定的,企业只是价格的接受者,只能按照既定的市场价格出售其产品。

    2.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个别企业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水平线。

    【考点 11】完全竞争企业的收益曲线

    1.总收益 R=PQ 2.平均收益 AR=R/Q=PQ/Q=P,即平均收益等于单位产品的价格。

    3.边际收益 MR=∆R/∆Q=∆(PQ)/∆Q=P,即边际收益等于单位产品的价格。

    4.完全竞争企业的收益曲线(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

    (1)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个别企业的边际收益 MR=平均收益 AR=单位产品价格 P。 (2)个别企业的边际收益线 MR、平均收益线 AR、需求曲线 d是同一条线(即三线合一)。

  • 2024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历年高频真题考点.pdf-图片8

    7

    【提示 2】边际成本曲线最早达到最低点,其次是平均可变成本曲线,平均总成本曲线的最低点出现的最慢,且高

    于边际成本曲线及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7.平均固定成本曲线

    (1)平均固定成本曲线随产量的增加而递减,逐渐向横轴接近。

    (2)其变动规律是开始降低幅度很大,以后降低幅度越来越小。

    (三)决定短期成本变动的主要因素

    1.主要因素: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的价格。

    2.一般来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工资和原材料、机器设备等生产资料的价格以及租金的提高,会导致成本

    的相应提高。

    3.生产率即总产出对综合投入的比率,可以用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来表示。

    (1)劳动生产率,也就是前面所说的平均产量,即每单位劳动的产量或产出。

    (2)全要素生产率就是每单位总投入(包括劳动投入和资本投入)的产量或产出。

    4.一般来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生产率提高就会导致生产成本的下降,而生产率下降则会导致成本的上升。

    【考点 9】完全竞争行业的供求曲线

    1.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价格是由整个行业的供给和需求曲线决定的。

    2.整个行业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两条曲线交点的价格就

    是整个行业的均衡价格。

    【考点 10】完全竞争企业的需求曲线

    1.由于价格是由整个行业的供求曲线决定的,企业只是价格的接受者,只能按照既定的市场价格出售其产品。

    2.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个别企业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水平线。

    【考点 11】完全竞争企业的收益曲线

    1.总收益 R=PQ 2.平均收益 AR=R/Q=PQ/Q=P,即平均收益等于单位产品的价格。

    3.边际收益 MR=∆R/∆Q=∆(PQ)/∆Q=P,即边际收益等于单位产品的价格。

    4.完全竞争企业的收益曲线(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

    (1)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个别企业的边际收益 MR=平均收益 AR=单位产品价格 P。 (2)个别企业的边际收益线 MR、平均收益线 AR、需求曲线 d是同一条线(即三线合一)。

    8

    【考点 12】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产量决策的基本原则

    1.决策原则:

    ①边际成本 MC=边际收益 MR。 ②此时的产量为最优产量,企业的利润最大。

    2.在企业的短期生产或产量决策中,还有一个停止生产的临界点或停止营业的临界点,这就是市场价格 P等于平均

    可变成本 AVC之处。

    3.企业的短期供给曲线

    (1)是处于平均可变成本之上的边际成本曲线。

    (2)它表示企业在每一个价格水平的供给量都是能够为其带来最大的利润或最小的亏损的最优产量。

    【考点 13】完全竞争生产者面临的要素供给曲线

    1.完全竞争生产者在购买要素时是完全竞争的,即生产者完全是要素市场价格的接受者,生产者面临的要素供给曲

    线是一条水平线。

    2.由于要素价格为常数,所以 MFC=AFC=W1,即完全竞争生产者的边际要素成本曲线及平均要素成本曲线与要素

    供给曲线重合(即三线合一)。

    【考点 14】外部性与市场失灵

    消除外部性的传统方法

    使用税收手段

    (1)政府对外部不经济的企业可以使用税收手段,使得企业的私人成本等

    于社会成本,从而使得资源得到更有效的利用。

    (2)例如,对产生严重污染的企业征收排污税或排污费,数额等于治理污

    染的费用。

  • 2024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历年高频真题考点.pdf-图片9

    8

    【考点 12】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产量决策的基本原则

    1.决策原则:

    ①边际成本 MC=边际收益 MR。 ②此时的产量为最优产量,企业的利润最大。

    2.在企业的短期生产或产量决策中,还有一个停止生产的临界点或停止营业的临界点,这就是市场价格 P等于平均

    可变成本 AVC之处。

    3.企业的短期供给曲线

    (1)是处于平均可变成本之上的边际成本曲线。

    (2)它表示企业在每一个价格水平的供给量都是能够为其带来最大的利润或最小的亏损的最优产量。

    【考点 13】完全竞争生产者面临的要素供给曲线

    1.完全竞争生产者在购买要素时是完全竞争的,即生产者完全是要素市场价格的接受者,生产者面临的要素供给曲

    线是一条水平线。

    2.由于要素价格为常数,所以 MFC=AFC=W1,即完全竞争生产者的边际要素成本曲线及平均要素成本曲线与要素

    供给曲线重合(即三线合一)。

    【考点 14】外部性与市场失灵

    消除外部性的传统方法

    使用税收手段

    (1)政府对外部不经济的企业可以使用税收手段,使得企业的私人成本等

    于社会成本,从而使得资源得到更有效的利用。

    (2)例如,对产生严重污染的企业征收排污税或排污费,数额等于治理污

    染的费用。

    9

    消除外

    部性的

    重要途

    径:明确

    和界定

    产权

    (1)很

    多外部

    性的产生都是由于产权不清晰导致的。

    (2)科斯定理

    ①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并且交易成本是零或者很小,那么无论在开始时将财产权赋予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

    是有效率的,进而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

    ②一旦考虑到交易成本,产权的初始界定对于经济运行的效率就会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从而可以引申出一个重要

    结论:不同的产权制度,会导致不同的资源配置效率。

    【考点 15】信息不对称的表现形式

    1.逆向选择

    (1)旧车市场

    ①拥有高质量旧车的卖方不愿意按平均价格出售自己的旧车,而拥有低质

    量旧车的卖方则迫切地愿意按平均价格出售自己的旧车。

    ②结果是:旧车市场只剩下低质量的旧车,低质量旧车把高质量旧车驱逐

    出市场。

    ③市场上旧车质量整体下降,买方会进一步降低自己愿意支付的价格,而

    且降低自己购买旧车的数量。

    ④此时,旧车的需求曲线反常地向左下方弯曲,即价格越低,需求量越少。

    (2)结论

    ①由于卖方和买方之间信息不对称,市场机制会导致某些商品或服务的需

    求曲线向左下方弯曲(即价格越低,需求量越少)。

    ②最终结果是劣质商品或服务驱逐优质商品或服务,以致市场萎缩甚至消

    失。

    ③逆向选择不仅存在于旧车市场,而且存在于一切可能出现信息不对称的

    商品或服务市场中,如健康保险市场、劳动力市场等。

    2.道德风险

    (1)由于信息不对称,市场中的一方不能观察到另一方的行动,则另一方

    就可能采取不利于对方的行动,这就是道德风险。

    (2)道德风险不仅存在于保险市场,而且存在于一切可能出现信息不对称

    的商品或服务市场中,如劳动力市场等。

    【考点 16】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

    1.生产法 通过核算各个产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来核算国

    内生产总值。

    2.收入法 通过核算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获得的收入来求得国内生产总值。

    3.支出法 通过核算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购买最终产品支付总和来核算国内生

    产总值。

    使用补贴手段 政府对外部经济的企业给予政府补贴,使私人收益等于社会收益,鼓励企

    业增加产量,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企业合并

    (1)政府也可以通过合并相关企业的方法使外部性得以“内部化”。 (2)例如:A是产生外部不经济的企业,B为 A企业的受害者,或者 A是

    产生外部经济的企业,而 B是免费受益者,可以将 A、B两个企业合并,

    外部不经济或外部经济都会因此而消失。

  • 2024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历年高频真题考点.pdf-图片10

    9

    消除外

    部性的

    重要途

    径:明确

    和界定

    产权

    (1)很

    多外部

    性的产生都是由于产权不清晰导致的。

    (2)科斯定理

    ①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并且交易成本是零或者很小,那么无论在开始时将财产权赋予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

    是有效率的,进而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

    ②一旦考虑到交易成本,产权的初始界定对于经济运行的效率就会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从而可以引申出一个重要

    结论:不同的产权制度,会导致不同的资源配置效率。

    【考点 15】信息不对称的表现形式

    1.逆向选择

    (1)旧车市场

    ①拥有高质量旧车的卖方不愿意按平均价格出售自己的旧车,而拥有低质

    量旧车的卖方则迫切地愿意按平均价格出售自己的旧车。

    ②结果是:旧车市场只剩下低质量的旧车,低质量旧车把高质量旧车驱逐

    出市场。

    ③市场上旧车质量整体下降,买方会进一步降低自己愿意支付的价格,而

    且降低自己购买旧车的数量。

    ④此时,旧车的需求曲线反常地向左下方弯曲,即价格越低,需求量越少。

    (2)结论

    ①由于卖方和买方之间信息不对称,市场机制会导致某些商品或服务的需

    求曲线向左下方弯曲(即价格越低,需求量越少)。

    ②最终结果是劣质商品或服务驱逐优质商品或服务,以致市场萎缩甚至消

    失。

    ③逆向选择不仅存在于旧车市场,而且存在于一切可能出现信息不对称的

    商品或服务市场中,如健康保险市场、劳动力市场等。

    2.道德风险

    (1)由于信息不对称,市场中的一方不能观察到另一方的行动,则另一方

    就可能采取不利于对方的行动,这就是道德风险。

    (2)道德风险不仅存在于保险市场,而且存在于一切可能出现信息不对称

    的商品或服务市场中,如劳动力市场等。

    【考点 16】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

    1.生产法 通过核算各个产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来核算国

    内生产总值。

    2.收入法 通过核算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获得的收入来求得国内生产总值。

    3.支出法 通过核算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购买最终产品支付总和来核算国内生

    产总值。

    使用补贴手段 政府对外部经济的企业给予政府补贴,使私人收益等于社会收益,鼓励企

    业增加产量,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企业合并

    (1)政府也可以通过合并相关企业的方法使外部性得以“内部化”。 (2)例如:A是产生外部不经济的企业,B为 A企业的受害者,或者 A是

    产生外部经济的企业,而 B是免费受益者,可以将 A、B两个企业合并,

    外部不经济或外部经济都会因此而消失。

    10

    【提示】以上三种方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在理论上应当相等,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资料来源不同等原因,计算

    结果会出现一些差异,称为统计误差。

    【考点 17】三部门经济中的储蓄投资恒等式

    1.在两部门经济的基础上加上政府部门的活动,就构成了三部门(消费者、企业和政府)经济。

    2.政府支出主要包括:

    (1)政府购买:政府用于购买物品和服务的支出;

    (2)转移支付:政府给予居民的转移支付。

    (二)储蓄—投资恒等式

    1.从支出角度看,国内生产总值等于居民消费支出、投资支出和政府购买支出的总和。

    GDP=Y=C+I+G 2.从收入角度看,总收入除了用于消费和储蓄,还要有一部分用来交纳税金。

    (1)居民企业一方面交纳税金,另一方面又获得政府给予的转移支付。

    (2)政府的净收入(T) =全部税收收入(TO)-转移支付(TR) (3)国内生产总值=总收入 Y=C+S+T 3.由于总产出等于总收入,因此有:

    GDP=C+I+G=C+S+T=Y 即 I+G=S+T 得到,I=S+(T-G) 式中:S为家庭储蓄和企业储蓄之和,通称为私人储蓄;(T-G)可以看成政府部门的储蓄,可以是正值,也可以

    是负值;S+(T-G)可以表示整个社会的总储蓄。

    上式表示了整个社会的储蓄(私人储蓄和政府储蓄之和)和整个社会的投资的恒等关系。

    【考点 18】消费理论(一)凯恩斯(英国)的消费理论

    凯恩斯消费理论是建立在三个假设(或三个前提)基础上的:

    1.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1)边际消费倾向(MPC)是指消费的增量∆C和收入的增量∆Y之比,也就是增加的 1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消费

    部分的比率。

    (2)边际消费倾向的公式:

    MPC=∆C/∆Y或β=∆C/∆Y (3)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①随着人们收入的增长,人们的消费随之增长;

    ②但消费支出在收入中所占比重却不断减少。

    (4)一般来说,0

    (1)在假定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消费是随着收入的变动而相应变动的,可以把消费看作是收入的函数。

    (2)如果消费和收入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则边际消费倾向为常数,这时消费函数可以用下列方程表示:

    C=α+βY 式中:α为必不可少的自发消费部分,就是当收入为 0时,即使动用储蓄或借债也必须要进行的基本消费;β为边际

    消费倾向;βY为由收入引致的消费。

    (3)因此,消费等于自发消费和引致消费之和。

    3.平均消费倾向(APC)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

    (1)平均消费倾向是指消费总量 C在收入总量 Y中所占的比例,用公式表示为:APC=C/Y。 (2)平均消费倾向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 1。 (3)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的关系:边际消费倾向总是小于平均消费倾向,即 MPC

  • 2024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历年高频真题考点.pdf-图片11

    10

    【提示】以上三种方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在理论上应当相等,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资料来源不同等原因,计算

    结果会出现一些差异,称为统计误差。

    【考点 17】三部门经济中的储蓄投资恒等式

    1.在两部门经济的基础上加上政府部门的活动,就构成了三部门(消费者、企业和政府)经济。

    2.政府支出主要包括:

    (1)政府购买:政府用于购买物品和服务的支出;

    (2)转移支付:政府给予居民的转移支付。

    (二)储蓄—投资恒等式

    1.从支出角度看,国内生产总值等于居民消费支出、投资支出和政府购买支出的总和。

    GDP=Y=C+I+G 2.从收入角度看,总收入除了用于消费和储蓄,还要有一部分用来交纳税金。

    (1)居民企业一方面交纳税金,另一方面又获得政府给予的转移支付。

    (2)政府的净收入(T) =全部税收收入(TO)-转移支付(TR) (3)国内生产总值=总收入 Y=C+S+T 3.由于总产出等于总收入,因此有:

    GDP=C+I+G=C+S+T=Y 即 I+G=S+T 得到,I=S+(T-G) 式中:S为家庭储蓄和企业储蓄之和,通称为私人储蓄;(T-G)可以看成政府部门的储蓄,可以是正值,也可以

    是负值;S+(T-G)可以表示整个社会的总储蓄。

    上式表示了整个社会的储蓄(私人储蓄和政府储蓄之和)和整个社会的投资的恒等关系。

    【考点 18】消费理论(一)凯恩斯(英国)的消费理论

    凯恩斯消费理论是建立在三个假设(或三个前提)基础上的:

    1.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1)边际消费倾向(MPC)是指消费的增量∆C和收入的增量∆Y之比,也就是增加的 1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消费

    部分的比率。

    (2)边际消费倾向的公式:

    MPC=∆C/∆Y或β=∆C/∆Y (3)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①随着人们收入的增长,人们的消费随之增长;

    ②但消费支出在收入中所占比重却不断减少。

    (4)一般来说,0

    (1)在假定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消费是随着收入的变动而相应变动的,可以把消费看作是收入的函数。

    (2)如果消费和收入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则边际消费倾向为常数,这时消费函数可以用下列方程表示:

    C=α+βY 式中:α为必不可少的自发消费部分,就是当收入为 0时,即使动用储蓄或借债也必须要进行的基本消费;β为边际

    消费倾向;βY为由收入引致的消费。

    (3)因此,消费等于自发消费和引致消费之和。

    3.平均消费倾向(APC)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

    (1)平均消费倾向是指消费总量 C在收入总量 Y中所占的比例,用公式表示为:APC=C/Y。 (2)平均消费倾向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 1。 (3)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的关系:边际消费倾向总是小于平均消费倾向,即 MPC

    11

    【考点 19】消费函数、储蓄函数、投资函数

    (一)消费函数

    1.边际消费倾向

    (1)边际消费倾向(MPC)是指消费的增量∆C和收入的增量∆Y之比。

    (2)边际消费倾向公式:

    MPC=∆C/∆Y或β=∆C/∆Y (3)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①随着人们收入的增长,人们的消费随之增长;

    ②但消费支出在收入中所占比重却不断减少。

    (4)一般来说,0

    (1)平均消费倾向是指消费总量 C在收入总量 Y中所占的比例,用公式表示为:APC=C/Y。 (2)平均消费倾向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 1。 (3)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的关系:边际消费倾向总是小于平均消费倾向,即 MPC

    1.由于收入=消费+储蓄,即:Y=C+S 所以:储蓄=收入-消费,即:S=Y-C 2.凯恩斯认为,收入是决定储蓄最主要的因素。

    3.根据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的公式,以及消费与储蓄的关系,可以推导出储蓄函数的公式:

    S=Y-C =Y-(α+βY) =-α+(1-β)Y 式中:(1-β)为边际储蓄倾向(MPS),或用 s表示。

    4.计算公式

    (1)MPS=∆S/∆Y,且 0

    (1)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互为补数,两者之和总是等于收入。

    (2)平均消费倾向(APC)+平均储蓄倾向(APS)=1 (3)边际消费倾向(MPC)+边际储蓄倾向(MPS)=1 (三)投资函数

    1.投资是利率的减函数。

    如果投资的预期收益率既定,则实际利率越高,投资成本越高,投资就会减少。

    如果假设投资和利率之间呈线性关系,则投资函数可以写成:

    I=I(r)=e-dr 3.投资乘数

    (1)增加一笔投资ΔI,在国民经济重新达到均衡状态的时候,由此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量并不仅限于这笔初始投

    资量,而是初始投资量的若干倍,这个倍数就是投资乘数。

    (2)推导过程

    (3)投资乘数 k的公式

  • 2024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历年高频真题考点.pdf-图片12

    11

    【考点 19】消费函数、储蓄函数、投资函数

    (一)消费函数

    1.边际消费倾向

    (1)边际消费倾向(MPC)是指消费的增量∆C和收入的增量∆Y之比。

    (2)边际消费倾向公式:

    MPC=∆C/∆Y或β=∆C/∆Y (3)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①随着人们收入的增长,人们的消费随之增长;

    ②但消费支出在收入中所占比重却不断减少。

    (4)一般来说,0

    (1)平均消费倾向是指消费总量 C在收入总量 Y中所占的比例,用公式表示为:APC=C/Y。 (2)平均消费倾向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 1。 (3)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的关系:边际消费倾向总是小于平均消费倾向,即 MPC

    1.由于收入=消费+储蓄,即:Y=C+S 所以:储蓄=收入-消费,即:S=Y-C 2.凯恩斯认为,收入是决定储蓄最主要的因素。

    3.根据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的公式,以及消费与储蓄的关系,可以推导出储蓄函数的公式:

    S=Y-C =Y-(α+βY) =-α+(1-β)Y 式中:(1-β)为边际储蓄倾向(MPS),或用 s表示。

    4.计算公式

    (1)MPS=∆S/∆Y,且 0

    (1)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互为补数,两者之和总是等于收入。

    (2)平均消费倾向(APC)+平均储蓄倾向(APS)=1 (3)边际消费倾向(MPC)+边际储蓄倾向(MPS)=1 (三)投资函数

    1.投资是利率的减函数。

    如果投资的预期收益率既定,则实际利率越高,投资成本越高,投资就会减少。

    如果假设投资和利率之间呈线性关系,则投资函数可以写成:

    I=I(r)=e-dr 3.投资乘数

    (1)增加一笔投资ΔI,在国民经济重新达到均衡状态的时候,由此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量并不仅限于这笔初始投

    资量,而是初始投资量的若干倍,这个倍数就是投资乘数。

    (2)推导过程

    (3)投资乘数 k的公式

    12

    (4)上式表明投资乘数 k为边际储蓄倾向 s的倒数。

    【考点 21】 货币供给量、货币流通速度和总产出

    (一)关系式:

    MV=PT(费雪方程式)

    或 P=MV/T 价格总水平与货币供给量、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呈正方向变动,而与总产出的变化呈反方向变动。

    (二)价格总水平变动对工资的影响

    1.由于价格总水平的波动,工资可以分为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

    (1)名义工资是以当时的货币形式表现的工资。

    (2)实际工资是扣除了价格变动影响因素的工资。

    2.实际工资变动率与名义工资变动率

    (1)实际工资变动率=名义工资变动率÷价格总水平变动率

    (2)实际工资的变动与名义工资的变动呈同方向变化,与价格总水平变动呈反方向变化。

    (三)价格总水平变动对利率的影响

    1.由于价格总水平的变动,利率可以分为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

    (1)名义利率也叫市场利率,是指银行当时规定的和发布的利率。

    (2)实际利率是扣除了价格总水平变动影响因素的利率,也就是在货币购买力不变时的利率。

    2.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

    (1)实际利率=名义利率-价格总水平变动率

    (2)若以 r为名义利率,i为实际利率,π为价格总水平变动率,则有:i=r-π (3)在名义利率不变时,实际利率与价格总水平变动呈反方向变化。

    (4)在价格总水平不变时,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相等。

    (5)当名义利率低于价格总水平上涨率时,实际利率为负。

    【考点 20】分析和预测经济波动的指标体系

    1.一致指标

    (1)也叫同步指标,这些指标的峰顶与谷底出现的时间与总体经济运行的

    峰谷出现的时间一致,可以综合描述总体经济所处状态。

    (2)举例

    ①工业总产值;

    ②固定资产投资额;

    ③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先行指标

    (1)也叫领先指标,这些指标可以预测总体经济运行的轨迹。

    (2)举例

    ①制造业订货单;

    ②股票价格指数;

    ③广义货币 M2。

    3.滞后指标

    (1)对总体经济运行中已经出现的峰顶和谷底的确认。

    (2)举例

    ①库存;

    ②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 2024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历年高频真题考点.pdf-图片13

    12

    (4)上式表明投资乘数 k为边际储蓄倾向 s的倒数。

    【考点 21】 货币供给量、货币流通速度和总产出

    (一)关系式:

    MV=PT(费雪方程式)

    或 P=MV/T 价格总水平与货币供给量、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呈正方向变动,而与总产出的变化呈反方向变动。

    (二)价格总水平变动对工资的影响

    1.由于价格总水平的波动,工资可以分为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

    (1)名义工资是以当时的货币形式表现的工资。

    (2)实际工资是扣除了价格变动影响因素的工资。

    2.实际工资变动率与名义工资变动率

    (1)实际工资变动率=名义工资变动率÷价格总水平变动率

    (2)实际工资的变动与名义工资的变动呈同方向变化,与价格总水平变动呈反方向变化。

    (三)价格总水平变动对利率的影响

    1.由于价格总水平的变动,利率可以分为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

    (1)名义利率也叫市场利率,是指银行当时规定的和发布的利率。

    (2)实际利率是扣除了价格总水平变动影响因素的利率,也就是在货币购买力不变时的利率。

    2.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

    (1)实际利率=名义利率-价格总水平变动率

    (2)若以 r为名义利率,i为实际利率,π为价格总水平变动率,则有:i=r-π (3)在名义利率不变时,实际利率与价格总水平变动呈反方向变化。

    (4)在价格总水平不变时,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相等。

    (5)当名义利率低于价格总水平上涨率时,实际利率为负。

    【考点 20】分析和预测经济波动的指标体系

    1.一致指标

    (1)也叫同步指标,这些指标的峰顶与谷底出现的时间与总体经济运行的

    峰谷出现的时间一致,可以综合描述总体经济所处状态。

    (2)举例

    ①工业总产值;

    ②固定资产投资额;

    ③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先行指标

    (1)也叫领先指标,这些指标可以预测总体经济运行的轨迹。

    (2)举例

    ①制造业订货单;

    ②股票价格指数;

    ③广义货币 M2。

    3.滞后指标

    (1)对总体经济运行中已经出现的峰顶和谷底的确认。

    (2)举例

    ①库存;

    ②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13

    【考点 21】奥肯定律

    政策含义:

    (1)奥肯定律表明了在经济增长和就业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

    (2)政府应当把促进经济增长作为增加就业或降低失业的主要途径。

    【考点 22】就业弹性系数

    1.就业弹性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的劳动就业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的比值,即经济增长每变化一个百分点所

    对应的就业数量变化的百分比。

    2.就业弹性系数 Ee=E/Y 式中:Y表示经济增长速度,E表示就业增长速度。

    【考点十五】菲利普斯曲线

    1.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描述通货膨胀与失业或经济增长之间相互关系的曲线。

    2.简单的菲利普斯曲线结论

    ①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存在负相关关系。

    ②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的替代关系。

    3.长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①通货膨胀和失业的替代关系只是在短期内才是可能的,而在长期内则是不存在的。

    ②从长期看,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和横轴垂直的直线。

    【考点 23】国际贸易理论的演变

    (一)绝对优势理论——亚当·斯密(英国)

    1.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的基础:各国在生产技术上的绝对差异导致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异。

    2.相关结论

    (1)各国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

    (2)进口不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

    (3)结果是可以节约社会资源,提高产出水平。

    (二)比较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英国)

    1.决定国际贸易的因素:两个国家产品的相对生产成本,不是生产这些产品的绝对生产成本。

    2.“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 (1)只要两国之间存在生产成本上的差异,即使其中一方处于完全的劣势地位,国际贸易仍会发生,而且贸易会

    使双方获得收益。

    (2)如果每个国家都出口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则两国都可以从国际贸易中受益。

    (三)要素禀赋理论(H-O模型)——赫克歇尔和俄林(瑞典)

  • 2024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历年高频真题考点.pdf-图片14

    13

    【考点 21】奥肯定律

    政策含义:

    (1)奥肯定律表明了在经济增长和就业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

    (2)政府应当把促进经济增长作为增加就业或降低失业的主要途径。

    【考点 22】就业弹性系数

    1.就业弹性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的劳动就业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的比值,即经济增长每变化一个百分点所

    对应的就业数量变化的百分比。

    2.就业弹性系数 Ee=E/Y 式中:Y表示经济增长速度,E表示就业增长速度。

    【考点十五】菲利普斯曲线

    1.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描述通货膨胀与失业或经济增长之间相互关系的曲线。

    2.简单的菲利普斯曲线结论

    ①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存在负相关关系。

    ②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的替代关系。

    3.长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①通货膨胀和失业的替代关系只是在短期内才是可能的,而在长期内则是不存在的。

    ②从长期看,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和横轴垂直的直线。

    【考点 23】国际贸易理论的演变

    (一)绝对优势理论——亚当·斯密(英国)

    1.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的基础:各国在生产技术上的绝对差异导致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异。

    2.相关结论

    (1)各国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

    (2)进口不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

    (3)结果是可以节约社会资源,提高产出水平。

    (二)比较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英国)

    1.决定国际贸易的因素:两个国家产品的相对生产成本,不是生产这些产品的绝对生产成本。

    2.“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 (1)只要两国之间存在生产成本上的差异,即使其中一方处于完全的劣势地位,国际贸易仍会发生,而且贸易会

    使双方获得收益。

    (2)如果每个国家都出口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则两国都可以从国际贸易中受益。

    (三)要素禀赋理论(H-O模型)——赫克歇尔和俄林(瑞典)

    14

    1.要素禀赋:指一个经济体(国家或地区)所拥有的劳动、资本、土地等主要生产要素的丰裕或稀缺程度,或者拥

    有这些主要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

    2.国际贸易的基础:生产资源配置或要素储备比例上的差别。

    3.相关结论

    (1)各国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那些能够充分利用本国充裕要素的产品;

    (2)进口那些需要密集使用本国稀缺要素的产品。

    (3)通过国际贸易,往往会使各个国家之间的要素报酬(如工资、利息、地租等)差异趋于缩小,出现要素价格均等

    化趋势。

    (四)规模经济贸易理论——克鲁格曼(美国)

    相关结论

    (1)许多产品的生产都具有规模报酬递增的特点,大规模的生产可以降低

    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生产企业的规模需要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实现规模效

    益。

    (2)各国利用规模经济来生产有限类别的产品,每种产品的生产规模就会

    比生产所有产品时的规模更大,才能实现国际分工的规模效益,这是现代

    国际贸易的基础。

    (3)工业产品是类似的,但不是同质的,大多数工业产品的市场是不完全

    竞争的。

    【考点 24】影响国际贸易的因素

    (一)影响一国出口贸易的因素

    1. 自然资源的丰裕程度

    2. 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的高低

    3.汇率水平的高低

    4.国际市场需求水平和需求结构

    (二)影响一国进口贸易的因素

    1.一国的经济总量或总产出水平

    2.汇率水平

    3.国际市场商品的供给情况和价格水平的高低

    【经典真题】

    1、下列属于财产性收入的是()

    A. 持有股票获得的

    B. 津贴

    C. 福利性收入

    D. 工资

    【答案】A 【解析】

    选项 A正确;居民个人通过持有股票、债券和房产等资产而获得的收入属于按资产分配,或者叫财产性收入。

    选项 BCD错误;“津贴、福利性收入、工资”属于工资的补偿收入,计入工资薪金收入

    2、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

    A. 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B. 以政府为主体的资源配置方式

    C. 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方式

    D. 以市场为主体的资源配置方式

    【答案】A 【解析】

  • 2024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历年高频真题考点.pdf-图片15

    14

    1.要素禀赋:指一个经济体(国家或地区)所拥有的劳动、资本、土地等主要生产要素的丰裕或稀缺程度,或者拥

    有这些主要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

    2.国际贸易的基础:生产资源配置或要素储备比例上的差别。

    3.相关结论

    (1)各国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那些能够充分利用本国充裕要素的产品;

    (2)进口那些需要密集使用本国稀缺要素的产品。

    (3)通过国际贸易,往往会使各个国家之间的要素报酬(如工资、利息、地租等)差异趋于缩小,出现要素价格均等

    化趋势。

    (四)规模经济贸易理论——克鲁格曼(美国)

    相关结论

    (1)许多产品的生产都具有规模报酬递增的特点,大规模的生产可以降低

    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生产企业的规模需要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实现规模效

    益。

    (2)各国利用规模经济来生产有限类别的产品,每种产品的生产规模就会

    比生产所有产品时的规模更大,才能实现国际分工的规模效益,这是现代

    国际贸易的基础。

    (3)工业产品是类似的,但不是同质的,大多数工业产品的市场是不完全

    竞争的。

    【考点 24】影响国际贸易的因素

    (一)影响一国出口贸易的因素

    1. 自然资源的丰裕程度

    2. 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的高低

    3.汇率水平的高低

    4.国际市场需求水平和需求结构

    (二)影响一国进口贸易的因素

    1.一国的经济总量或总产出水平

    2.汇率水平

    3.国际市场商品的供给情况和价格水平的高低

    【经典真题】

    1、下列属于财产性收入的是()

    A. 持有股票获得的

    B. 津贴

    C. 福利性收入

    D. 工资

    【答案】A 【解析】

    选项 A正确;居民个人通过持有股票、债券和房产等资产而获得的收入属于按资产分配,或者叫财产性收入。

    选项 BCD错误;“津贴、福利性收入、工资”属于工资的补偿收入,计入工资薪金收入

    2、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

    A. 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B. 以政府为主体的资源配置方式

    C. 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方式

    D. 以市场为主体的资源配置方式

    【答案】A 【解析】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明确指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

    3、政府规定最高限价的目的是()

    A. 保护消费者的利益

    B. 保护某些生产者的利益

    C. 保护政府的利益

    D. 维护市场秩序

    【答案】A 【解析】

    A选项正确:最高限价即由政府为某种产品规定一个具体的价格,市场交易只能在这一价格之下进行。其目标是保护

    消费者利益或降低某些生产者的生产成本。

    B选项错误:保护价格是为了保护生产者利益或支持某一产业的发展。

    C、D选项属于干扰选项。

    4、某月,因替代品价格上升,甲商品需求量变动 500千克,同期互补品价格上升,导致甲商品的需求量变动 800 千克,那么,在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共同作用下,该商品的需求量()

    A. 增加 300千克

    B. 减少 1300 千克

    C. 减少 300千克

    D. 增加 1300 千克

    【答案】C 【解析】

    1.所谓替代品,是指使用价值相近,可以相互替代来满足人们同一需要的商品。一般来说,在相互替代商品之间,某-- 种商品价格提高,消费者就会将其需求转向可以替代的商品上,从而使替代品的需求增加,被替代品的需求减少;反之

    亦然。

    2.所谓互补品,是指使用价值上必须相互补充才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商品,如汽车和汽油、家用电器和电等。在互

    补商品之间,其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需求量降低,会引起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随之降低。

    3.故在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共同作用下,商品需求量=500-800=-300(千克)

    5、已知某商品的需求价格点弹性系数为-0.5,当价格为每件 32 元时,其市场销售量为 1000 件。如果该商品价

    格下降 10%,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其销售量应是( )件。

    A. 1050 B. 950 C. 1200 D. 1100 【答案】A 【解析】

    点弹性系数=需求量的相对变化/价格的相对变化

    已知价格相对变化为 10%,点弹性系数为-0.5,故可知需求量的相对变化为=0.5*10%=5%,又已知市场销售量为

    1000 件,故销售量变化为 1000*5%=50件,因价格下降,销售量应是上升,故销售量为:1000+1000*5%=1050, 故选 A。

    6、关于短期边际成本曲线和平均成本曲线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平均固定成本曲线和边际成本曲线都具有 U形特征

    B. 当边际成本与平均总成本相等时,平均总成本曲线位于最低点

    C. 平均总成本曲线比边际成本曲线更早到达最低点

    D. 平均固定成本曲线总是高于边际成本曲线

    【答案】B 【解析】

  • 2024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历年高频真题考点.pdf-图片16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明确指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

    3、政府规定最高限价的目的是()

    A. 保护消费者的利益

    B. 保护某些生产者的利益

    C. 保护政府的利益

    D. 维护市场秩序

    【答案】A 【解析】

    A选项正确:最高限价即由政府为某种产品规定一个具体的价格,市场交易只能在这一价格之下进行。其目标是保护

    消费者利益或降低某些生产者的生产成本。

    B选项错误:保护价格是为了保护生产者利益或支持某一产业的发展。

    C、D选项属于干扰选项。

    4、某月,因替代品价格上升,甲商品需求量变动 500千克,同期互补品价格上升,导致甲商品的需求量变动 800 千克,那么,在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共同作用下,该商品的需求量()

    A. 增加 300千克

    B. 减少 1300 千克

    C. 减少 300千克

    D. 增加 1300 千克

    【答案】C 【解析】

    1.所谓替代品,是指使用价值相近,可以相互替代来满足人们同一需要的商品。一般来说,在相互替代商品之间,某-- 种商品价格提高,消费者就会将其需求转向可以替代的商品上,从而使替代品的需求增加,被替代品的需求减少;反之

    亦然。

    2.所谓互补品,是指使用价值上必须相互补充才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商品,如汽车和汽油、家用电器和电等。在互

    补商品之间,其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需求量降低,会引起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随之降低。

    3.故在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共同作用下,商品需求量=500-800=-300(千克)

    5、已知某商品的需求价格点弹性系数为-0.5,当价格为每件 32 元时,其市场销售量为 1000 件。如果该商品价

    格下降 10%,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其销售量应是( )件。

    A. 1050 B. 950 C. 1200 D. 1100 【答案】A 【解析】

    点弹性系数=需求量的相对变化/价格的相对变化

    已知价格相对变化为 10%,点弹性系数为-0.5,故可知需求量的相对变化为=0.5*10%=5%,又已知市场销售量为

    1000 件,故销售量变化为 1000*5%=50件,因价格下降,销售量应是上升,故销售量为:1000+1000*5%=1050, 故选 A。

    6、关于短期边际成本曲线和平均成本曲线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平均固定成本曲线和边际成本曲线都具有 U形特征

    B. 当边际成本与平均总成本相等时,平均总成本曲线位于最低点

    C. 平均总成本曲线比边际成本曲线更早到达最低点

    D. 平均固定成本曲线总是高于边际成本曲线

    【答案】B 【解析】

    16

    本题考查短期成本曲线。平均固定成本曲线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递减,逐渐向横轴接近,边际成本曲线先降低后增加,

    选项 AD错误。平均总成本曲线比边际成本曲线更晚到达最低点,选项 C错误。

    7、下列关于完全竞争生产者的要素供给和需求曲线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完全竞争生产者的要素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线

    B. 完全竞争生产者的要素需求曲线是一条水平线

    C. 边际要素成本曲线与要素供给曲线重

    D. 平均要素成本曲线与要素供给曲线重合

    【答案】B 【解析】

    完全竞争生产者在购买要素时是完全竞争的,是价格的接受者,所以生产者面临的要素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线。又

    由于要素价格为常数,所以有 MFC=AFC=W1即完全竞争生产者的边际要素成本曲线、平均要素成本曲线与要素供

    给曲线重合。要素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所以选项 B错误。

    8、垄断竞争市场上企业的需求曲线的形状是( )。

    A. 平行于横轴的水平线

    B. 向右上边倾斜的曲线

    C. 向右下边倾斜的曲线

    D. 垂直于横轴的水平线

    【答案】C 【解析】

    选项 C正确; 在垄断竞争市场上,由于产品差别性的存在,每一个别企业都可在一定范围的消费者内形成自己的

    垄断地位。因此,与完全垄断市场上的企业相同,垄断竞争市场上企业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而不是一条

    水平线。

    选项 A错误;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个别企业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水平线;

查看全文,请先下载后再阅读

*本资料内容来自233网校,仅供学习使用,严禁任何形式的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