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У- ˸߿˸߿

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成人高考>专升本辅导>艺术概论

2015年成人高考艺术概论章节复习及试题:第六章艺术接受

2015年2月2日来源:233网校
  三、艺术鉴赏的过程
  艺术鉴赏的审美心理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在艺术的审美过程中,各种心理要素之间发生着极其微妙和复杂的相互作用,它们相互融汇交织在一起,共同构成了完整的审美心理结构。虽然艺术鉴赏似乎是一种本能的、直觉的活动,仿佛是不假思索便在瞬间内完成,然而其中却包含着非常复杂的心理活动内容,各种心理要素在其中形成了一个报考的审美心理过程。
  正因为,艺术鉴赏的审美心理既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又是一个报考的过程,这就使得艺术鉴赏的审美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阶段性和层次性。
   (一)审美期待
  审美期待是指接受主体在欣赏之前或欣赏过程之中,基于个人和社会的原因,心理上往往会有一个既成的结构图式,它使接受者具有了期待视野,并希冀在欣赏中得到满足。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是在自己的需要、兴趣、目的指引下注意某些事物、从事某种自觉行为。当我们准备去观赏某一艺术作品时,也就会产生相应的期待。期待是接受和鉴赏的心理准备状态。首先,在期待中,接受者会根据已有的艺术知识和对即将接受的艺术作品的背景材料的了解,对其各个方面,如风格、含义等进行猜测。这意味着,接受者的接受期待的深度与广度是建立在过去已有接受和鉴赏经验基础上的。一般而言,接受者的审美经验越丰富,对当时艺术界的情况和艺术史知识知道得越多,他对即将接受的艺术作品的期待水平就越高。其次,期待能使接受者处在一种激动而兴奋的心理状态中。这种期待所带来的激动是与对物质享受的期待不同的,它是对即将得到一次美的享受而引起的情感激动的向往。
  期待视野可以分为形式期待、意象期待以及意蕴期待三种类型。
  首先是形式期待。文体期待即指艺术鉴赏者由于艺术作品的类型或形式特征而引发的期待指向。这种期待发生在鉴赏者接触到作品的个信息即作品的样式、题材等时。人们在欣赏中国民乐《春江花月夜》前,自然而然会从自身的审美经验和知识出发,期待作品散发出中国传统音乐独特的优雅含蓄,并且会期待舒缓浪漫、明丽绚烂的旋律等。而在欣赏《福尔摩斯探案集》这样的惊险小说时,当然会很紧张兴奋地期待着扑朔迷离的案情和使真相大白的案件侦破过程的阅读经验。这种心理是和我们对特定艺术样式已有的观念、对题材的了解和因题目产生的联想密切相连的。对文体的期待有时决定我们是否进行鉴赏。
  其次是意象期待。意象期待即指鉴赏者由于艺术作品中的某种特定意象而引发的期待指向,这种指向,意味着鉴赏者希望从初次接触的形象或情绪中,看到符合思维及生活习惯的某种典型或情绪、氛围的渲染或营造。比如当我们看到《黄河大合唱》这首乐曲的标题时,“黄河”作为一种意象就会引发我们的许多记忆和联想,使我们感觉到乐曲决不会仅仅是在歌咏黄河本身,而一定是在借咏黄河而咏以黄河为生命发源地和文明摇篮的中华民族,并由此产生一种强烈的审美期待。再如看到话剧《雷雨》开头的关于天气闷热的陈述和人物开了窗又关上等动作,我们就会不由自主地期待着呈现一出充满了沉闷、压抑并酝酿着反抗的戏剧作品。
  再次是意蕴期待。意蕴期待即指接受者由于作品呈现的深层的审美意蕴、人生哲理和情感境界而引发的期待指向。鉴赏者对作品的要求有时超越了文体和意象,而希望从作品中感受到合乎自己审美趣味和价值观念的情感和思想内涵。这一点,在人们鉴赏大师级别的作品时更突出。例如,一陶渊明诗歌的爱好者会在一首自己并未读过的陶诗中主动地寻找平淡高洁的艺术和人生境界。
  艺术接受者心理定向与期待的形成过程,同时也就是他的审美态度的形成过程。对于艺术作品的接受来说,在其准备阶段,审美态度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它是接受者能否在具体的接受过程中,从艺术的、审美的角度与艺术作品交流和对话的心理基础。这是因为审美态度是直接与艺术作品的本质特征联系在一起的。当然,在接受和鉴赏艺术作品的过程中,审美态度是贯穿始终的,但审美态度的形成比在接受过程中的维持更重要。因为当接受者直接鉴赏艺术作品时,起主导作用的审美意识、审美理想、审美趣味则必然与人类的思想、伦理、政治、社会风俗等紧密相关。在此时,审美态度则只能在无意识的层面上保持审美接受的无利害性,从而使渗透在审美意识、审美理想中的利害性在审美态度的范围内活动,而不使其转化为具体的、实际性的实践活动。
  影响艺术鉴赏者审美期待视野形成和发生变化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外在的因素有社会条件、时代风尚、文化习俗、民族性格、艺术发展史等,内在的因素包括鉴赏者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政治态度、审美趣味、情感倾向、艺术素养、生理特点、鉴赏动机、鉴赏时的情绪及心境等。这些因素交互作用,使审美期待视野的情况极为复杂。这些因素当中如果有一种变化,就会带来审美期待视野的差异或改变。
  可以说,审美期待视野体现出鉴赏者对艺术的认识、希望和要求,正是在这种希望和要求的驱动下,他们主动去接近和鉴赏艺术作品。把审美期待作为艺术鉴赏的开端来研究,有充分的理由。
   (二)鉴赏流程
  艺术鉴赏作为一种认识活动,它同人类其他认识活动一样,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片面到全面的过程。艺术鉴赏过程包括直觉与感知、体验与想象、理解与创造三个依次连接的阶段。
   1.直觉与感知
  艺术直觉是指人们在审美活动中对于审美对象具有一种不假思索而即刻把握与领悟的能力。审美感知是指人们在注意审美对象形式特点的同时,已开始关注审美对象的意义。鉴赏活动往往是在直觉与感知的心理基础上开始的,它将使鉴赏者完成对作品形式美的注意和对其意义的直观感受。
  人们在艺术欣赏中几乎都有这样的体会,当我们听一首乐曲或者看一幅绘画时,立刻会感到它美或是不美,完全是一种直观的感受,根本无需思索或考虑。这就是审美直觉,它是审美与艺术活动重要的一个特征。审美直觉是整个艺术鉴赏活动的开始。
  许多西方美学家都提到过审美与艺术活动中的直觉性。被称为美学之父的18世纪德国哲学家、美学家鲍姆嘉通,在1750年次使用“美学”这个术语,标志着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这个词照希腊文原意来看是“感觉学”意思,也就是一门研究直觉的知识的科学。可见,审美与艺术活动都离不开直觉。17世纪英国美学家夏夫兹博里认为:“眼睛一看到形状,耳朵一听到声音,就立刻认识到美,秀雅与和谐。”普列汉诺夫也说:“一件艺术品,不论使用的手段是形象或声音,总是对我们的直觉能力发生作用,而不是对我们的逻辑能力发生作用,因此,当我们看见一件艺术品,我们身上只产生了是否有益于社会的考虑,这样的作品就不会有审美的快感。”
  审美直觉的特点就是直观性和直接性。这种直观性,就是我们欣赏艺术作品必须亲身去感受,听音乐必须亲自去听,看电影必须亲自去看,读小说必须亲自去阅读,在感性直观的艺术鉴赏活动中,才能得到艺术的享受和审美的愉悦。这也是艺术与科学等其他人类实践活动的重要区别之一,它不能通过间接经验而获得审美感受,必须鉴赏主体亲身参与和直接感受。任何的艺术品,光靠别人转述或传达都不会产生真正的美感,只有亲身去看、去听,才会感受到震撼心灵的艺术魅力。著名画家德拉克洛瓦在日记中记述了这样一件事,真实地记录了他自己观看法国画坛浪漫主义的先驱席里柯的著名油画《梅杜萨之筏》后的感受:“当席里柯在画他的《梅杜萨之筏》的时候,允许我去看他工作,它给我这样强大的印象,当我走出画室后,我像疯人一样地跑回家,一步不停,直到我到家为止。”显然,德拉瓦洛瓦如果不是自己亲身感受,这幅画绝不会给他“这样强大的印象”。
  审美直觉另一个重要特点便是直接性。这种直接性常常表现为一种不假思索地直接把握或领悟,这种把握或领悟又常常是在一瞬间完成,无须通过逻辑判断或理性思维。人们都常有这种艺术欣赏体会,就是当我们读一首诗、听一首歌或看一幅画时,我们首先为其中的艺术魅力所感染和打动,尽管我们甚至还末来得及听清诗的词句或歌词,更来不及思考它们的主题、思想或内在涵义。
  艺术鉴赏中的审美直觉是一种特殊的审美心理状态,其中存在着多种心理因素的积极作用,尤其是注意、感知等心理要素十分活跃。
  感知包括简单的感觉和较复杂的知觉。感觉和知觉合称为感知,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感觉的深入,在艺术鉴赏中二者通常都是交织在一起的,共同发挥作用的。
  艺术鉴赏活动的真正开始,应当是从感知艺术作品算起。艺术作品首先是以特殊的感性形象作用于人们的感觉器官,艺术之所以为视觉艺术(如绘画)、听觉艺术(如音乐)和视听艺术(如电影),正是由于这些艺术门类采用了不同的艺术媒介和艺术语言,因而作用于人们不同的感觉器官。审美感知在表面上是迅速地和直觉地完成的,但它却是人的一种积极主动的心理活动,在感知的后面潜藏着鉴赏主体的全部生活经验,还有着联想、想象、情感、理解等多种心理因素的积极参与。鉴赏主体以往的生活经验、文化修养和艺术欣赏经验,都会对审美感知产生重要的影响。例如,中国画中的画竹历史久远,早在唐代就有人专事画竹,那时多画青绿竹,直接描绘和模仿自然的色彩。后来,画家们不满足于对自然色彩的再现,于是,大量出现了墨竹画。事实上,无论青竹还是墨竹,鉴赏者通过画上竹子的形象,结合自己的直觉感受,仍然可以感知到竹子苍翠碧绿之美。实际上,艺术鉴赏活动往往是在直觉与感知的心理基础上开始的,它将使鉴赏者完成对作品形式美的注意和对其审美对象意义的直观感受。鉴赏者被艺术作品的线条、色彩、音响、旋律、文字等感性形式所吸引,沉醉其中,凝神观照,在感性直观中获得初的审美愉悦。审美直觉所把握的,可以说是一种“艺术初感”。
  由于感知在艺术鉴赏活动中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现代美学和心理学对它们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格式塔心理学认为,任何事物的形状一旦被人所感知,都是被知觉进行了积极的组织或建构的结果。有些格式塔心理学家还曾经对整个艺术发展的历史进行了考察,形状可以通过变形、变位、对称、平衡等多种方式,使人们产生一种特殊的审美经验,甚至产生一种与生命同形或同构的力的模式,使鉴赏者感知后受到强烈的心灵震撼,从而达到审美的高峰体验。格式塔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更是对视觉艺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突出强调艺术欣赏中审美知觉完整性的特点,他认为艺术作品就是通过物质材料造成的完整结构来唤醒鉴赏者整个身心结构的反映。
  显然,鉴赏主体要想提高自己的艺术鉴赏水平,首先就应当逐步训练和培养自己敏锐的艺术感知力。只有对艺术作品具有了较强的感受能力,才能真正领略到艺术美。因此,必须通过大量鉴赏艺术作品,尤其是多接触古今中外的艺术作品,反复感知、体验和品味,才能真正提高艺术鉴赏力。
   2.体验与想象
  在鉴赏过程中,主体以自身审美经验为基础,潜入作品规定情境之中进行审美体验,不断推进与作品中情感的交流与融合。同时由于审美想象和联想的展开,鉴赏者可以与作品或艺术家进行对话,洞察其深层意蕴,并使审美愉悦逐渐生成。
  艺术鉴赏中的审美体验,作为整个审美过程的中心环节,是指鉴赏主体在审美直觉的基础上,达到艺术审美活动的高潮阶段,调动再创造的想象力和联想力,激起丰富的情感,设身处地地生活到艺术作品之中,获得心灵的审美愉悦,把外在作品中的艺术形象转化为鉴赏者自身的生命活动。
  如果说在艺术鉴赏活动中,审美直觉阶段主要是艺术作品作用于鉴赏主体,整个心理活动相对处于被动状态,体现为一种感情直观的审美感受;那么,审美体验阶段则主要是鉴赏主体反作用于艺术作品,整个心理活动处于一种主动状态,体现为一种积极的审美再创造活动。正因为审美体验在艺术鉴赏活动中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鲁迅指出:“文学虽然有普遍性,但因读者的体验不同而有变化,读者倘若没有类似的体验,它也就失去了效力。”当代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则认为“高峰体验”是人在自我实现的创造过程中产生的激荡人心的时刻,它使人如痴如醉、销魂落魄,“这些美好的瞬间体验来自爱情,和异性结合,来自审美感受(特别是音乐),来自创造冲动和创造激情(伟大的灵感),来自意义重大的领悟和发现……”马斯洛指出这种“高峰体验”几乎存在于人类活动的一切领域,但容易发生在艺术和审美领域。艺术鉴赏活动中,审美体验越丰富、越深刻,心灵受到的震撼越强烈、越深沉,鉴赏者就能获得更加高级的审美愉悦。
  感知了艺术作品的外在形式之后,鉴赏者就进入了艺术作品的形象及情感层次,领略到其艺术形象和情景的美。这不但要求鉴赏者把自身的情感投入进去,同时调动想象力。艺术作品的形象及情感的观赏和体验,主要是通过人们的联想、想象来实现的。
  心理学上的联想,是指“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包括由当前感知的事物想起另一有关的事物,如看到冰河解冻,想到冬去春来;还有由已经想起的一事物而想起另一事物,如想到冬去春来,自然而然地想到万物复苏。联想在心理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联想可以分为接近联想、相似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自由联想和控制联想等。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先运用实验方法来研究人的高级心理活动,他研究了联想形成的过程及其在心理活动中的作用,创立了现代联想主义心理学。后来的心理学家们更是对联想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在艺术鉴赏活动中,鉴赏者在面对某一个具体有艺术形象或某一段真切的情感表达时,会有意无意地联想起有关的其它事物或类似经历,并由此想象出一个崭新的艺术形象,得到更为深刻的情感体验。罗丹在谈到自己欣赏法国凯旋门上吕德的群雕《马赛曲》,就仿佛听到了飞翔的自由之神响彻云霄的呼唤:“武装起来,公民们!”“经她一号召,战士们纷纷前来”,其中“一个有着狮子般髭须的高卢人挥动着他的帽子,好象在向女神致敬。现在你瞧,他的小儿子要求和他同去:‘我已经够强壮了,我是一个男人,我要去打仗!’孩子紧握剑柄,好象这样说。‘来吧!’父亲说,他用骄傲的慈爱望着他的儿子”,“而一个号兵向队伍吹出激昂的号音。旗帜在大风中飘扬,枪矛一齐簇列在前面。信号已经发出,战斗已经展开了。”雕塑是静止凝固的,而罗丹却听出了声音和动静,并且幻化出了一段情节,这全是其充分地发挥联想和想象而造成的。
  在艺术鉴赏活动中,想象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这是由于艺术鉴赏作为一种审美再创造活动,鉴赏主体并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而是运用想象和其他心理功能对艺术形象进行着积极、主动的再创造。
  想象是指人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想象的基本材料是表象,但想象的表象与记忆的表象不同。记忆表象基本上是过去感知过的事物形象的重现,而想象表象则是人们头脑中新创造的形象,它是对记忆表象的加工改造,重新创造出来的形象,甚至可以是世界上尚不存在或根本不可能存在的事物的形象。因此,“想象是人的创造活动的一个必要因素”,“想象,或想象力,也像思维一样,属于高级认识过程,其中明显地表露出人所特有的活动性质。如果没有想象出劳动的已成结果,就不能着手进行工作。人类劳动与动物本能行为的根本区别在于借助想象力产生预期结果的表象。任何劳动过程必然包括想象。它更是艺术、设计、科学、文学、音乐以及任何创造性活动的一个必要方面。”
  在塑造再现性艺术形象的艺术作品中,艺术形象的典型性特征通常是唤起鉴赏者想象的条件。别林斯基谈到“典型”时说:“在真正有才能的作家的笔下,每个人物都是典型;对于读者,每个典型都是一个熟悉的陌生人。”既熟悉又陌生,恰当地揭示了具有再现因素的艺术作品的重要特质,使得再现性艺术形象可以产生某种审美经验的召唤力。对艺术形象(人物、事物、情节、场面、情感经历等)某一方面特征的熟悉能够唤起鉴赏者对自身经历和体验的联想,激活鉴赏者’的情感因素,进而通过想象,把艺术形象中陌生的部分与熟悉的部分相融合,同时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产生审美愉悦。再现的美,是来自存在于客观现实中人人熟悉的、可能发现的美,所以无比亲切。另一方面,又因为再现的美,绝非人人都能够发现,更非人人都体验过与艺术家相同的心灵历程,所以它又无比新鲜,它是陌生的、未知的世界。在双重心灵交感冲突中产生的惊喜,也是一种美的再发现再创造的惊喜,从而唤起从来没有过的新的审美经验和快感。
  在塑造表现性艺术形象的艺术作品中,材料、形式、表现手法通常是唤起鉴赏者想象的条件。表现性艺术形象是艺术家根据自己的审美经验,以自己真挚的感情表现的生活图画。在艺术创作过程中,艺术家按照形式美的法则和规律,通过声音、形体、色彩、线条及其组合描绘外部世界和人生的各种体验;在艺术鉴赏过程中,这些具有形式美的形象唤起鉴赏主体的审美体验。
  由于想象在艺术鉴赏活动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培养和发挥想象力,成为人们提高艺术鉴赏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想象的活跃程度常与艺术鉴赏的深刻程度成为正比,它也是鉴赏主体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的重要表现之一。对于鉴赏主体来说,生活经验愈丰富,艺术素养愈良好,文化层次愈高,想象的翅膀也就愈丰满,所得到的审美享受和审美愉悦也就愈强烈。因此,鉴赏者都应当不断地在艺术实践与生活实践中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艺术想象力和鉴赏力。
   3.理解与创造
  理解既包括对于作品的形象、情境、形式、语言的审美认知,也包括对于作品整体价值的追寻。艺术鉴赏的目标是接受者再创造的完成。鉴赏者对于作品中形象、情境、典型和意境的补充、完善与变异,正是再创造的结晶。
  经过对艺术作品形象进行想象和情感体验后,鉴赏者对作品的理性认识逐渐加深,后进入艺术鉴赏过程的第三个阶段——审美理解与创造。所谓审美理解,是指鉴赏者以自己的思考和理性判断能力,对艺术作品和形象所蕴含的意义、思想、境界等,做出较明确清楚的理解、认识和评价。的艺术作品,在其形式、形象、情感等背后,都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哲理意蕴。这种意蕴,既是艺术家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在作品中的显现,也凝聚着客体世界潜在的精神价值。对艺术作品的意蕴进行探究和理解,是艺术欣赏的重要内容和高级阶段。审美理解,不仅包括对艺术作品的显在主题(即艺术家灌注的创作意图及思想)进行阐释,还包括对艺术作品的潜在意蕴的挖掘,并作出审美判断和拓展。艺术欣赏者只有经过理解和创造的鉴赏过程,才能充分领略到艺术作品蕴含的丰富意味,甚至体悟到宇宙人生的真谛,获得自由创造的愉悦。
  在艺术鉴赏活动中,这个阶段是其境界,是鉴赏主体在审美直觉和审美体验的基础上达到一种精神的自由境界,通过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包括作品形象、情境、形式、语言、整体价值的认知与知寻,通过艺术鉴赏的审美再创造劳动,在艺术作品和艺术形象中直观自身。完成鉴赏者对于作品中的形象、情境、典型和意境补充、完善与变异这个阶段可称为审美升华阶段。在艺术鉴赏活动中,审美直觉阶段主要是客体(艺术品)作用于主体(鉴赏者),体现为一种感性直观的审美感受,获得的是一种感官层次的悦耳悦目的审美愉快;审美体验阶段则主要是主体(鉴赏者)反作用于客体(艺术品),体现为一种积极的审美再创造活动,获得的是一种情感层次的悦心悦意的审美愉快;那么,审美升华阶段却是在前面两个阶段的基础上,达到了一个更高的阶段,通过更高层次的审美再创造活动,实现了主体(鉴赏者)与客体(艺术品)的浑然合一,发生了共鸣与顿悟,使鉴赏主体心灵得到净化、精神得到升华,获得的是一种悦志怡神的精神人格层次上的审美愉快、完成了艺术鉴赏的审美过程的超越。
  艺术鉴赏心理中的理解因素,并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广泛渗透在感知、情感、想象等心理活动中,构成完整的审美心理过程。因此,审美心理中的理解因素,不同于通常的逻辑思维,而是往往表现为一种似乎是不经思索直接达到对于艺术作品的理解。心理学认为,理解是逐步认识事物的联系、关系直至认识其本质、规律的一种思维活动。理解包括直接理解和间接理解。“所谓直接理解是指没有中介思维参与,而是个体通过目前的亲身经验实现的理解;所谓间接理解则是指借用前人经验和个体以往的经验,通过一系列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中介思维而实现的理解。”审美与艺术活动中的理鳃,常具有直接领悟的特点,表现为一种心领神会、不可言传的体验。因此,艺术鉴赏中的理解多以直接理解为主,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有间接理解的参与。
  鉴赏主体在审美创造阶段终获得的审美形象,不是艺术家在作品中塑造的艺术形象的简单还原,而是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融入了鉴赏者自我的经历、体验、情感、思想和美学趣味等因素后形成的新形象,是鉴赏主体对于艺术作品语言形式的新颖理解,是新的意象和意境。当然,艺术鉴赏主体头脑中的艺术意象是在艺术作品的基础上生成的,不可能脱离艺术作品而存在。在《红楼梦》的一千个读者的审美意象里可能产生一千个林黛玉形象,但是,林黛玉永远不可能变成薛宝钗。艺术形象的基本性格和美学特征是由艺术作品本身所提供的,观众在艺术作品基础上展开自己的想象,塑造带有个人特色的艺术意象。
  鉴赏者带着审美期待进入具体的鉴赏过程,有时会因为期待与作品的吻合而欣悦,也会因为期待的受阻而迷惑不解。然而正是在这种欣悦和迷惑之间,鉴赏者的审美兴趣才会被激发起来,艺术作品的艺术魅力也才会得以充分地呈现。试想一下,如果鉴赏者在一部艺术作品里观赏到的全是自己意料之中的,那他一定很快会兴味索然,并由此断定作品毫无新意;但如果在一部艺术作品里,鉴赏者观赏到的全部出乎意料之外,那也会因为产生一种太过陌生的感觉,鉴赏发生困难,兴趣降低,从而阻碍作品价值的实现。只有那些既让鉴赏者感到熟悉、又在熟悉中不时带来新鲜陌生感的艺术作品,才能使鉴赏者充分满足,因为不但旧有审美经验可以重温,而且审美期待视野得到补充和丰富。在此意义上,可以说,使审美期待适当程度受挫,反而是实现艺术作品价值和魅力的有效手段。
   (三)审美效应
  作为艺术鉴赏活动的境界,审美效应是指鉴赏主体在审美直觉和审美体验的基础上达到一种精神的自由境界,通过艺术鉴赏的审美再创造活动,在艺术作晶和艺术形象中直观自身,实现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1.共鸣
   “共鸣”是艺术鉴赏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共鸣”原本是一个物理学概念,它是指两个振动频率相同的物体,其中一个物体的振动必然引起另一个物体产生相应振动的现象。人们把这个词引入艺术鉴赏活动的现象描述中。艺术鉴赏中的“共鸣”现象,不同于物理学所讲的“共鸣”现象,它是一种发生于鉴赏者与作品之间的更为复杂的心理现象和精神现象。它是指在鉴赏过程中,鉴赏者为作品中的思想情感、理想愿望及人物命运所打动,从而形成的一种强烈的心灵感应状态。不同时代、阶级、民族的鉴赏者,在鉴赏同一部艺术作品时可能会产生相同或相近的审美感受,也可以称作共鸣。
  共鸣一般发生于情感强烈的艺术作品里。它的生成既要求艺术作品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迷人的艺术魅力,也需要鉴赏者怀有相同或相近的情感和心态。二者在一种特殊的情境里达成默契,实现心灵的沟通。共鸣的出现往往需要鉴赏主体与艺术形象在人生经验、心理状态、情感意愿、理想期待等方面有某种相同或相近之处。共鸣不仅具有艺术鉴赏审美心理的各种特征,而且也是艺术鉴赏活动的高峰和。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刻画了一个沦落天涯的琵琶女的形象,诗人从她演奏的琵琶曲中找到感情寄托,被哀婉的乐曲深深打动,“座中泣下谁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
  不同时代、阶级、民族的鉴赏者,在鉴赏同一部艺术作品时,会产生相同或相近的审美感受,也可以称作共鸣。一般说来,杰出的艺术作品固然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民族性和时代性,但它们往往表现出艺术内容的高度真实性、艺术形式的高度范本性、艺术语言的独创性、思想和艺术的和谐性,形成长久的艺术感染力,因而引起鉴赏者的共鸣。具体说来,某些侧重表现自然美的山水诗、风景画、较多体现形式美的工艺美术作品,那些阶级意识较淡薄、或表现得较隐晦的作品,如古老的民歌、史前的神话、古希腊罗马的雕刻、敦煌的壁画、贝多芬的乐曲、莎士比亚的悲剧、巴尔扎克的小说、曹雪芹的《红楼梦)等,往往引起不同时代、阶级、民族的鉴赏者产生相近或相同的审美感受。无产阶级领袖列宁和“铁血宰相”俾斯麦都极为喜爱贝多芬的《热情奏鸣曲》。
  可见,在鉴赏活动中,“共鸣”现象的产生有二个条件,一是作品本身具有深刻丰富的思想感情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二是在接受者的“期待视野”中,必须含有与作品相同或相似的思想见解与情感体验。具体说来,之所以产生共鸣现象,其主要原因在于:首先是由于艺术作品中往往体现着人类的某些共同性,表达着人们的某些共同追求,如民族自豪感、热爱祖国的思想、对真挚友谊和纯洁爱情以及美的渴望等;其次是由于艺术作品往往反映出对高尚道德情操的普遍要求,浓缩着人们在长期实践中积淀下来的经验和智慧,或者坚持着本民族的精神文化传统;再次是由于鉴赏主体具有共同的生理机能和心理机制,有可能使主体和作品在思想情感上的振动频率趋于一致;后是由于鉴赏主体的审美趣味、审美理想、艺术结构图式和生活经历、生活环境,同艺术作品有相同或相近之处,就会触发主体的内心的情感波动。
  接受活动中的共鸣,是作品自身价值实现的重要途径,也就是说,作品只有通过引起众多读者的共鸣,才能真正发挥认知、教育、审美之类的社会作用。与这相关,接受活动中的共鸣,也是判定作品价值高低的重要尺度。
   2.净化
  净化是指接受者通过对于艺术作品的鉴赏和共鸣的产生,使情感得到陶冶、精神得到调节、人格得到提升的状态。净化一语,早见之于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亚里士多德在论述音乐的作用时指出:“某些人的激动,受到净化,因而心理感到一种轻松舒畅的快感。因此,具有净化作用的歌曲可以产生一种无害的快感”。在《诗学》中,亚里士多德进一步指出:悲剧“激起哀怜和恐惧,从而导致这些情绪的净化。”
  作为艺术鉴赏活动的第二个审美效应,净化能够陶冶鉴赏者的情绪,净化人们的灵魂。在宗教仪式中,艺术的净化效应表现十分明显。郭沫若在《文艺之社会使命》一文中曾谈到过这样一件事情:日本古时候有一个名叫慈门的年轻尼姑,在一群强盗来抢劫财物并把她绑在柱子上时,她唱出了一首和歌:“编织就的篱栅,/本来是难波地方的芦苇,/逾过来也是当然的道理呀,/夜里的白波。”意思是说,庵里的东西都是从外面拿来的,强盗们拿走也是当然的道理。结果,和歌中的超然情感深深地打动了强盗们,他们不仅没有抢劫财物,还把慈门从柱子上解下来之后才散去。这就是和歌作为艺术作品对强盗情感的净化和灵魂的陶冶作用。比如,当我们聆听一支悦耳动听的乐曲,欣赏一幅风格隽永、优美宜人的画作,玩赏一件巧夺天工的工艺品,观看一出精彩绝伦的戏剧时,我们不仅仅会产生情感上的激动、精神上的激动,更会得到审美经验和生活体验方面的启迪。对油画《蒙娜丽莎》的欣赏,不仅使我们看到画面的优美、色彩的和谐和微笑的温柔神秘,而且捕捉到其中的人性光辉和古希腊艺术韵味。对《红楼梦》的诵读,不仅仅把我们带入贾府大观园中众多人物的坎坷命运之中,使我们为贾林爱情悲剧掬一把同情泪水,更使我们体会到封建末世贵族生活的腐朽糜烂,认识到温柔面纱背后自由恋爱与封建婚姻制度的激烈斗争。借用古人的一句话“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就是说,鉴赏主体在对作品进行鉴赏的过程中,于悦目悦耳的同时赏心快意,进入了陶冶情感、调节精神、提升人格的净化状态。这种净化状态正是艺术鉴赏给主体带来的一种审美效应,它并非存在于鉴赏活动之外,而是内存于鉴赏过程之中,并以鉴赏结果形式表现出来,其载体是鉴赏主体。
  可见,从内在关联来看,接受活动中的情感净化,实质上,是情感“共鸣”的进一步发展,是接受者为作品中的情感打动之后,所实现的一种人格提升。这种人格提升,说到底,又正是作品发挥教育作用的独特方式。既不是以理服人的说教,也不是直截了当的劝谕,而是凭藉情感的沟通或震撼,激发了人的心灵中潜在的向往真善美,追求自由的天性,令其挣脱物欲或私利的束缚,不由自主地进入一种超尘脱俗、高尚纯洁之境。这种经由情感净化而实现人格提升的方式,便也正是人们寻常所说的审美教育的特征。
   3.领悟
  领悟是指接受者在鉴赏艺术作品时,对于世界奥秘的洞悉、人生真谛的彻悟,以及精神境界的升华,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审美效应。
  艺术鉴赏活动的第三个审美效应,是能够启迪人们的哲思,提升其精神境界。艺术作品或深沉博大、或玄远精妙的意蕴,在特定的情境下可能会使人骤然领悟到宇宙、人生的奥秘,人格境界得到大的提升。不是所有的作品都可以使人有所领悟,也不是所有鉴赏者在任何条件下都能领悟。它往往是可遇不可求的。作家宗璞曾经谈到,自己早年多次浏览达•芬奇的《蒙娜丽莎》,都不明白美在哪里;多年之后的一个黄昏,再看这幅画,忽然觉得人物的姿态,手的线条和恬美的微笑,都美得无以名状,于是一看再看,以致落泪。确实,对作品的领悟需要机缘,如同创作者在创作时需要灵感。
  与共鸣和净化相比,领悟有两个明显的特征:
  其一,共鸣是建立在接受者与作者或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情感感泣沟通的基础上,净化主要是作品中的强烈情感震撼感染了接受者心灵的结果,而领悟则必须以接受者对作品内涵的主动思索和深刻理解为前提。读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我们首先会为作者向往“自由独处”,赞美“荷香月色”的情感深深打动,这便是共鸣。同时也会陶醉于作者描绘的明彻幽静的荷塘月色之中,得到一种超凡脱俗、心灵解脱的快慰,这便是净化。继而,联系特定的时代背景,经过思索,我们会进一步体味到,在“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和“高寒孤洁”的明月中,寄寓着作者不甘与黑暗现实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表明了一位正直的中国知识分子的人生态度。这种基于思索理解的体味,便是领悟。
  其二,共鸣常常只是建立在接受者对作者或作品中人物思想情感一般认同的基础上,净化主要表现为接受者精神的舒畅和心灵的矫正,往往不能直接为接受者提供某种人生指向,不能有效地丰富和扩充接受者的“经验期待视野”。领悟则不同了,由于领悟是以思索和理解为前提,其结果,必会有效地丰富和扩充接受者的“阅读经验期待视野”,使接受者主动生发起一种积极的人生向往。读罢刘禹锡的诗句:“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秋词》),会使我们体味到诗人虽处逆境却不悲观消沉,依然乐观旷达的顽强精神,从而增强我们搏击人生的勇气和信心。读了苏东坡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会使我们体味到:在观察任何事物时,如果陷入其中,就会不见全局,难明真理,从而启发我们要从不同角度,全面地观察事物,研究问题。读罢歌德的《浮士德》,会使我们体味到:只有不懈地开拓生活,才能不断地享受生活,从而激起我们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这种体味,这种伴随着体味而得到人生教益,便是艺术接受活动中的领悟。
  由此可见,领悟是艺术接受活动中的境界。所以,从艺术史上来看,那些饱含诗情又深蕴哲理,能够诱人进入领悟之境的艺术作品,往往是具艺术魅力的艺术品。那些在诗意盎然的作品中充分凝铸了哲理意蕴的艺术家,也往往会被人们视为伟大的艺术家。
  总之,艺术鉴赏活动的三个审美效应,在具体的接受实践中,是无法截然区分的。鉴赏者只有在对艺术作品产生共鸣的基础上,才能净化自己的情感,对艺术、人生、宇宙有所领悟;反之,如果一部艺术作品对鉴赏者的灵魂产生了触动,那一定伴随着共鸣效应,且是几经思考和领悟的结果。但是,不是所有的作品都能产生这三种效应,尤其是领悟。艺术鉴赏的审美效应是多重的、复杂的。艺术作品的社会功能,就要靠接受效应实现,所以如何更好达成接受效应,是艺术接受学的一个重要问题。

  考点试题:2015专升本英语/大学语文 /民法/政治马哲/高数一/高数二/医学综合


γרҵ ʦ ԭ/Żݼ
() ˾ 150 / 150
Ӣ() Monica 150 / 150
ѧ() 150 / 150
ѧ() ֥ 150 / 150
ѧ(ר) ŷ 150 / 150
Ӣ(ר) Monica 150 / 150
ߵѧ(һ)(ר) 150 / 150
ߵѧ()(ר) ֥ 150 / 150
γ
-ѧ(ʷƾ)
ʦ
Monicaʦ
ר-ѧ
ŷʦ

ײͰרVIP/VIP++ģ)

ײƣ1Ŀ
2ǰ2
3ѧһα

׷1
2γ̽+μ+ƶ

ȵƼ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