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财政》复习笔记
国债持有者越集中,成本越低,管理容易。社会财富的分配相对比较平均,决定了我国国债总体相对分散。改革开放初期,国债主要由企业认购;20世纪90年代以来,居民个人逐渐成为国债主要认购者。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机构投资者成为重要应债主体。
(三) 国债的发行、流通和偿还
熟悉国债发行的一般方法及其特点,掌握我国国债的发行方法;掌握国债流通的含义及我国国债流通的主要方式;掌握国债偿还的主要方法及其优缺点;熟悉国家偿债资金的主要来源及限制条件。
1.国债的发行
国债发行方式:公募法 (直接与间接)、包销法(承受法:中央银行包销、商业银行包销、金融集团包销)、交付法、公卖法
我国的国债发行方法:直接发行(89年前强制派购、代理机构推销、定向募集)、代销、承购包销、招标拍卖
目前我国国债发行的主要方式是承购包销方式。
2.国债的流通(指国债的转让、变现)
国债流通转让的具体方式:国债贴现、国债现货交易、国债期货交易、国债回购业务。
国债现货交易是我国国债流通的主要方式;
国债回购业务属于融资活动,回购业务必须在国家批准的证券交易场所和融资中心进行,回购券种只能是国库券,回购期限长不超过一年。
3.国债的偿还
(1)国债的偿还方式:
1)买销偿还法(收买偿还法,市场偿还法)。优点:偿还成本低,操作简单,并可体现政府的经济政策;缺点:在于背离了国债偿还期限的信用契约。
2)比例偿还法(直接偿还法)。优点:国债的偿还严格遵守了信用契约;缺点:偿还期限固定,政府机动性小。
3)轮次偿还法
4)抽签偿还法
5)一次偿还法
6)先付利息后还本偿还法
2)偿债资金的主要来源:
1)预算直接拨款,实质上是用现期税收来偿还前期国债;
2)预算盈余;
3)偿债基金;
4)发新债还旧债。
我国目前采用的主要方法是预算直接拨款和发新债还旧债。
建立偿债基金,应成为今后偿还国债的主要资金来源。
(四) 国债负担与规模
掌握国债负担的含义和表现形式;熟悉国债规模的影响因素;掌握衡量国债适度规模的主要指标。
1国债负担
国债的发行收入和作为偿债资金主要来源的税收,均取自于企业和个人,构成他们的负担,即国债负担。
表现形式:国债发行后的税收负担;不同代人之间的国债负担;发行国债而导致的“挤出”性负担;外债负担。
2.国债规模
举债规模适度与否取决于:1)认购人的应债能力2)国家的偿债能力3)国债的使用效益。
衡量国债适度规模的主要指标:
1)债务负担率:国债余额与当年GDP的比率。国际上认为不应超过60%,我国目前为10%.
2)债务依存度:本年度国债发行额与当年财政支出的比率。国际上认为25%是警戒线,但该指标不常用。
3)偿债率:本年度国债还本付息额与当年财政收入的比率。发达国家一般在10%以上,我国目前是20%.
衡量外债指标:外债偿债率(年度本息偿还额与收入),负债率(外债余额与当年GNP),债务率(外债余额与收入)。
相关推荐
- 2016年中级财政税收章节讲义:车船税05-24
- 2016年中级财政税收章节讲义:契税05-24
- 2016年中级财政税收章节讲义:房产税05-24
- 2016年中级经济师财税章节讲义汇总05-16
- 2016年中级经济师财税章节讲义:个人所得税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