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1.B 【解析】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有很多,遗传素质是生理前提和物质基础。
2.D 【解析】群众性课外活动不仅参加人数多,而且带有一定的普及性质。
3.C 【解析】对小学办学方向、水平、质量的评价都应以小学教育目的为依据。
4.C 【解析】小学教育要适应并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因此制定小学教育目的必须考虑其身心发展规律。
5.D 【解析】人在具有生殖能力后,才表明身体机能成熟了。
6.B 【解析】盲人的听觉、触觉比常人灵敏就是证明。
7.C 【解析】学生有独立的人格和独立的社会地位,但因为他们是未成年人,因此常常被成人世界所忽略。
8.C 【解析】学生是法律上的责权主体,他们应该享有法律所赋予的一切权利。
9.C 【解析】研究型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10.A 【解析】题干的三类课程是依据制定者划分的。
11.A 【解析】教学中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步步深入逐渐获取新知识是一个启发的过程,所以题干指的是启发谈话。
12.D 【解析】班集体舆论是班集体成员共同意见的集中体现。
13.C 【解析】复习是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系统化的过程,所以题干所指是复习谈话。
14.B 【解析】学生学习的知识并不是学生自己在生活实践中积累的,而是别人的认识成果,所以学生学习的是间接经验。
15.C 【解析】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体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
16.C 【解析】自我教育能力是一个学生品德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
17.A 【解析】要学好间接经验必须以感性的直接经验为基础。
18.D 【解析】题干反映了我国法律所规定的少年儿童合法权利中的生存权利。
19.D 【解析】社会发展状况是教育发挥主导作用的基础和前提。
20.C 【解析】学校教育机构是学校教育的总体中各个部分的比例关系和组合方式。
21.C 【解析】教育学在整个教育科学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
22.D 【解析】《春秋》不属四书范围。
23.C 【解析】一个社会的教育发展进程与其政治经济发展进程之间的关系是教育常常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24.B 【解析】教育者要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这是因为人的发展具有不均衡性。
25.C 【解析】思维力是智力的核心。
26.A 【解析】我国目前主要由地方承担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责任。
27.D 【解析】“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体现了教师工作的主体性、示范性。
28.D 【解析】“学而时习之”体现的教学原则是巩固性原则。
29.C 【解析】“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说的是道德意志。
30.B 【解析】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全面了解学生。
二、多选题
1.ABD 【解析】教育目的是教学的依据,它具有导向、激励和评价的作用。
2.ACDE 【解析】赫尔巴特第一个试图按照心理活动的规律来分析教学过程,提出了“明了、联想、系统、方法”的教学过程四阶段说。
3.BCD 【解析】课程反映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要求,并受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因此社会、知识、儿童是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
4.ABCDE 【解析】教师的一般角色是教师在任何时代都担任的角色,主要有传道者,授业、解惑者,榜样,管理者,父母与朋友。
5.BCDE 【解析】班级管理一般包括了解学生、制定计划、组织实施、评价总结这五个阶段。
6.ABCDE 【解析】美国教育家杜威在“做中学”的过程中提出了教学过程的困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等五个阶段。
7.ABCD 【解析】小学德育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具体表现在基础性、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
8.ACD 【解析】新课程标准是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来阐述的(可以参照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9.ABCD 【解析】本题考查课外活动的特点这个知识点,课外活动的特点主要体现在组织上的自愿性、内容上的广泛性、形式上的多样性和活动上的自主性。
10.ABC 【解析】制定计划是课外活动的起始环节,制定计划必须遵循可行性、协调性、明确性等基本要求。
11.ABCDE 【解析】个案研究中常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跟踪法、追因法、临床法、产品分析法和教育会诊法。
12.DE 【解析】确立教育目的的科学依据应是社会发展要求和个体发展需求的辩证统一。
13.AE 【解析】教育教学活动的最基本的要素是教师和学生。教育教学活动主要是在教师和学生间展开的。
14.ABC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欧洲的学校教育这一知识点,西欧中世纪的教育主要控制在教会手中,因此,学校教育也主要是以僧院学校、大主教学校和教区学校等教会学校为主。
15.ABCD 【解析】少先队的活动形式主要有队会、参观、访问和社会调查、游戏、少先队的阵地活动。
16.ABCD 【解析】教育测验与评价具有激励、诊断、评定、选拔的功能。
17.ABCDE 【解析】儒家思孟学派在《礼记•中庸》中提出了“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过程理论。
18.AB 【解析】德育的实施途径多种多样,思想品德课和其他学科教学是其实施的基本途径。
19.ACE 【解析】赫尔巴特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系统知识的传授、课堂教学的作用和教师的中心地位,是教师中心论的代表人物。
20.ABCDE 【解析】教师的权利有教育教学权、评定学生权、从事科学研究与学术交流的权利、按时获取报酬的权利、对学校教学管理提出意见和建议的权利。
您还可以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