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12、能对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发生影响的因素是( )。
A.科学技术
B.政治经济制度
C.生产力
D.文化
13、在关于“什么是教育”的争论中,提出“教育即生活”的教育家是( )。
A.赫尔巴特
B.杜威
C.斯宾塞
D.卢梭
14、特别有助于激发学生思维的教学方法是( )。
A.讲授法
B.谈话法
C.讨论法
D.实验法
15、教师不得随意宣扬学生的缺点,不得随意私拆、毁弃学生的信件、日记等。因为学生有( )。
A.身心健康权
B.人身自由权
C.人格尊严
D.隐私权
16、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客观要求所引起的需要与个体的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运动,是推动个体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 )。
A.动力
B.前提
C.条件
D.基础
17、教师的言论、行为、为人处世的态度会对学生产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体现了教师职业的( )。
A.示范者角色
B.授业解惑者角色
C.传道者角色
D.研究者角色
18、实行双轨学制的国家以( )为代表。
A.英国
B.美国
C.苏联
D.中国
19、《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和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教育必须做到“两个全面”,即( )。
A.全面普及义务教育,全面扫除青壮年文盲
B.全面进行教育改革,全面发展职业教育
C.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D.全面发展,面向全体
20、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是( )。
A.学习动机
B.学习兴趣
C.学习目的
D.学习内容
特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