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学科专业素质资深资料1.2学科专业素质基础理论
(六)如何进行教学过程设计
1、什么是教学过程设计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学过程设计是教师在教案设计时必须也是更为重要的一环。
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对人类已有知识经验的认识活动和缔造主观世界、形成和谐发展个性的交往实践活动的统一过程。
教学过程可以是一门从开始到结束的教学过程,也可以是一门课程中的一章、一个单元或者一节课的教学过程。在教师资格考试中,我们谈论的是一个课时的教学过程。因此,教学活动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同时也是完善学生人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这就要求考生在进行教学过程设计时,不仅要引导学生掌握知识,还要全面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从而实现终身学生的目标。
2、教学过程的组成要素
教学过程作为一个系统,包含了许多要素。如教师、学生、教学管理人员、教材、设备、媒体,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测量、教学评价,等等。
如何使这些要素能够做到有机配合,循序进行,促使教学效果更优化,这是考生在进行教学过程设计时所面临的一项复杂的任务。我们主张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以教学过程进行科学的设计,我们更主张关注教学过程中的教师和学生。简单地说,教学过程的设计就是:认真分析教学过程的各个要素,分清教师教什么、如何教。学生学什么、如何学。
3、教学过程设计的一般环节
(1)导入新课部分。导入新课部分的写作要求:设计出每节新课的教学引语,教学引语要起到“凝神、起兴、点题”三个作用。
(2)师生互动部分。师生互动部分的写作要求:设计出每节新课的教学结构(板书结构)。‚写出每步设计的设计目的(设计意图)
此外,在教学结构设计中要注意体现下列6个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的问题出发营造教学情境,设计教学问题并引导学生探究、解决问题。ƒ设计出师生互动方式。④争取准备两三种针对不同群体学生的教学安排。⑤对教材内容作适当的处理,发掘出教材内容之间的内存逻辑联系及育人作用。⑥课堂教学要减少统一讲解,增加学生的自主探究,增加学生的分组活动。
(3)课堂总结部分。课堂总结部分的写作要求;设计出针对教材知识内容的系统的回忆巩固问题及方案。②设计出发散、扩展、升华学生思维的问题及复习巩固方案。
(4)课后作业部分
4、教学过程的功能
教学过程的功能,是指参照教学目标而在教学过程中收到的实际效果。
(1)教学功能。教学功能是教学过程主要的功能,是指将人类长期积累起来的丰富知识传递给下一代,教给学生独立获得知识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满足智力活动与实践活动的技能和熟练技巧,并内化为学生个人的经验和智慧。
(2)发展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对教学的要求有所改变,对个体的解放程度也发生了变化,单纯的知识传授适应了时代的发展。因此教学过程就有了发展的功能。发展功能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发展他们的观察能力、空间观念及审美感,并使他们获得情感、意志方面的修养。同时还要发展学生的运动机能和操作能力,即发展学生的智力、能力以及情感、身体机能等各个方面。
(3)教育功能。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使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而且会形成和改变学生的思想品德和价值观。教学永远都有教育性,这是教学的基本规律。
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中,应牢牢地记住教学过程的功能,突出教学过程的教学功能、发展功能、教育功能。
5、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过程设计
从教学的角度讲,教学的过程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掌握的优劣。从考试的角度讲,考生教学过程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考试分数的高低。因此考试应该精心地进行教学过程的设计!
有效的教学过程设计应该具备以下三点:
(1)富于变化。由于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尤其是小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更短,课堂的变化对维持他们的注意力很重要。创设富于变化的教学过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不同体裁的语言材料相结合,如对话、诗歌、故事、书信等。
◆不同的活动类型相结合,如角色表演、游戏、唱歌、听/讲故事、调查、解决问题、猜迷等。
◆不同的技能训练相结合,如听、说、读、写等。
◆动、静结合,如既有游戏、竞赛等让学生兴奋的活动,又有听写、阅读等让学生安静的活动
◆多种互动的形式相结合,如师生、生生、个人、小组、集体互动相结合。
◆旨在提高语言准确性和旨在提高流利性的活动相结合。
◆教师控制的练习和学生自由运用语言的活动相结合。
◆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和积极思维的活动与活泼轻松的活动相结合。
(2)难度适中。太难的活动容易让学生失去信心,过于简单的活动缺乏挑战,也会让学生失去兴趣。如果教材设计的活动难度比较大,教师在分析该活动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要求的基础上,可以设计铺垫活动,以帮助学生作好准备。如小学英语教材中有要求学生听“小鸭子”的故事,根据故事给小鸭子画像,要完成这个任务,学生们需要知道动物的名称、动作身体各部位的名称,并能够在语境中听懂这些单词。因此,可以让学生在听故事之前,安排“看身体部位猜动物”、“在动物标本贴标签”等活动,帮助学生熟悉故事中的关键词句,为学生顺利完成画像作准备。对于太简单的活动,刚可以设计扩展或后续活动,如对教材提供的“猫在桌上”、“猫在桌下”、“猫在桌前”、“猫在桌后”的看图说话的介词练习,教师可以将它扩展成为需要学生仔细观察的“侦探”游戏。又说,读完一段对话后,可以设计改编对话、将对话改成短文等后续活动。
(3)连贯紧凑。连贯紧凑是对活动编排而言的。一堂课既要有变化,又要有顺序。
◆将难的活动安排在前面。因为学生在一节课的前段,头脑比较清醒,精力比较充沛,适宜完成要求高的活动任务。
◆在动的活动前安排的静的活动。学生一旦动起来就很难静下来,因此,如果本课时的中心活动是需要沉静思考的,那么它应该安排在动的活动之前。
◆考虑过渡。如果相连的两个活动差别很大,如由读写突然要转向说的活动,教师则需要考虑如何设计过渡语或简短的活动,使学生顺利地转入下一个活动所需要的状态。
◆在课时的开始和结束时安排集体活动。一节课开始时的集体问候、宣读教学内容和目标以及课结束时的集体小结,可以给学生结构紧凑的感觉。个人或小组活动安排在课的中间进行会更顺利一些。
◆应在一种积极肯定的气氛中结束。这并不是说一定要用笑话或趣味活动来结束教学。对整堂课的回顾、对所学到的内容的小结、对学生表现的肯定都可以增强学生的信心。教师还可以将学生有能力完成的任务排在后,给学生以满足感。这种情绪体验对学生兴趣和信心的建立大有好处。
6、如何进行课堂小结
当整个一节课教学过程设计将要结束时,一定不忘记对本节课进行总结。这是一必须的一个环节。
考生在设计课时要按突出本节课的重点、有关思想的渗透、学生的质量为原则进行教学过程的总结语的设计。
7、如何进行课后作业的设计
考生在设计课后的练习和作业时一定要按是否体现基础门头沟、选择性、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创新性的原则进行设计课后练习与作业。课后练习与作业要紧扣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设计多种形式的练习和作业,使学生的知识、能力、智力同步发展。
课后的作业和练习分为口头和书面两种形式,不宜过多一段为两三为宜。
1、什么是教学过程设计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学过程设计是教师在教案设计时必须也是更为重要的一环。
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对人类已有知识经验的认识活动和缔造主观世界、形成和谐发展个性的交往实践活动的统一过程。
教学过程可以是一门从开始到结束的教学过程,也可以是一门课程中的一章、一个单元或者一节课的教学过程。在教师资格考试中,我们谈论的是一个课时的教学过程。因此,教学活动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同时也是完善学生人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这就要求考生在进行教学过程设计时,不仅要引导学生掌握知识,还要全面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从而实现终身学生的目标。
2、教学过程的组成要素
教学过程作为一个系统,包含了许多要素。如教师、学生、教学管理人员、教材、设备、媒体,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测量、教学评价,等等。
如何使这些要素能够做到有机配合,循序进行,促使教学效果更优化,这是考生在进行教学过程设计时所面临的一项复杂的任务。我们主张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以教学过程进行科学的设计,我们更主张关注教学过程中的教师和学生。简单地说,教学过程的设计就是:认真分析教学过程的各个要素,分清教师教什么、如何教。学生学什么、如何学。
3、教学过程设计的一般环节
(1)导入新课部分。导入新课部分的写作要求:设计出每节新课的教学引语,教学引语要起到“凝神、起兴、点题”三个作用。
(2)师生互动部分。师生互动部分的写作要求:设计出每节新课的教学结构(板书结构)。‚写出每步设计的设计目的(设计意图)
此外,在教学结构设计中要注意体现下列6个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的问题出发营造教学情境,设计教学问题并引导学生探究、解决问题。ƒ设计出师生互动方式。④争取准备两三种针对不同群体学生的教学安排。⑤对教材内容作适当的处理,发掘出教材内容之间的内存逻辑联系及育人作用。⑥课堂教学要减少统一讲解,增加学生的自主探究,增加学生的分组活动。
(3)课堂总结部分。课堂总结部分的写作要求;设计出针对教材知识内容的系统的回忆巩固问题及方案。②设计出发散、扩展、升华学生思维的问题及复习巩固方案。
(4)课后作业部分
4、教学过程的功能
教学过程的功能,是指参照教学目标而在教学过程中收到的实际效果。
(1)教学功能。教学功能是教学过程主要的功能,是指将人类长期积累起来的丰富知识传递给下一代,教给学生独立获得知识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满足智力活动与实践活动的技能和熟练技巧,并内化为学生个人的经验和智慧。
(2)发展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对教学的要求有所改变,对个体的解放程度也发生了变化,单纯的知识传授适应了时代的发展。因此教学过程就有了发展的功能。发展功能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发展他们的观察能力、空间观念及审美感,并使他们获得情感、意志方面的修养。同时还要发展学生的运动机能和操作能力,即发展学生的智力、能力以及情感、身体机能等各个方面。
(3)教育功能。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使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而且会形成和改变学生的思想品德和价值观。教学永远都有教育性,这是教学的基本规律。
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中,应牢牢地记住教学过程的功能,突出教学过程的教学功能、发展功能、教育功能。
5、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过程设计
从教学的角度讲,教学的过程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掌握的优劣。从考试的角度讲,考生教学过程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考试分数的高低。因此考试应该精心地进行教学过程的设计!
有效的教学过程设计应该具备以下三点:
(1)富于变化。由于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尤其是小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更短,课堂的变化对维持他们的注意力很重要。创设富于变化的教学过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不同体裁的语言材料相结合,如对话、诗歌、故事、书信等。
◆不同的活动类型相结合,如角色表演、游戏、唱歌、听/讲故事、调查、解决问题、猜迷等。
◆不同的技能训练相结合,如听、说、读、写等。
◆动、静结合,如既有游戏、竞赛等让学生兴奋的活动,又有听写、阅读等让学生安静的活动
◆多种互动的形式相结合,如师生、生生、个人、小组、集体互动相结合。
◆旨在提高语言准确性和旨在提高流利性的活动相结合。
◆教师控制的练习和学生自由运用语言的活动相结合。
◆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和积极思维的活动与活泼轻松的活动相结合。
(2)难度适中。太难的活动容易让学生失去信心,过于简单的活动缺乏挑战,也会让学生失去兴趣。如果教材设计的活动难度比较大,教师在分析该活动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要求的基础上,可以设计铺垫活动,以帮助学生作好准备。如小学英语教材中有要求学生听“小鸭子”的故事,根据故事给小鸭子画像,要完成这个任务,学生们需要知道动物的名称、动作身体各部位的名称,并能够在语境中听懂这些单词。因此,可以让学生在听故事之前,安排“看身体部位猜动物”、“在动物标本贴标签”等活动,帮助学生熟悉故事中的关键词句,为学生顺利完成画像作准备。对于太简单的活动,刚可以设计扩展或后续活动,如对教材提供的“猫在桌上”、“猫在桌下”、“猫在桌前”、“猫在桌后”的看图说话的介词练习,教师可以将它扩展成为需要学生仔细观察的“侦探”游戏。又说,读完一段对话后,可以设计改编对话、将对话改成短文等后续活动。
(3)连贯紧凑。连贯紧凑是对活动编排而言的。一堂课既要有变化,又要有顺序。
◆将难的活动安排在前面。因为学生在一节课的前段,头脑比较清醒,精力比较充沛,适宜完成要求高的活动任务。
◆在动的活动前安排的静的活动。学生一旦动起来就很难静下来,因此,如果本课时的中心活动是需要沉静思考的,那么它应该安排在动的活动之前。
◆考虑过渡。如果相连的两个活动差别很大,如由读写突然要转向说的活动,教师则需要考虑如何设计过渡语或简短的活动,使学生顺利地转入下一个活动所需要的状态。
◆在课时的开始和结束时安排集体活动。一节课开始时的集体问候、宣读教学内容和目标以及课结束时的集体小结,可以给学生结构紧凑的感觉。个人或小组活动安排在课的中间进行会更顺利一些。
◆应在一种积极肯定的气氛中结束。这并不是说一定要用笑话或趣味活动来结束教学。对整堂课的回顾、对所学到的内容的小结、对学生表现的肯定都可以增强学生的信心。教师还可以将学生有能力完成的任务排在后,给学生以满足感。这种情绪体验对学生兴趣和信心的建立大有好处。
6、如何进行课堂小结
当整个一节课教学过程设计将要结束时,一定不忘记对本节课进行总结。这是一必须的一个环节。
考生在设计课时要按突出本节课的重点、有关思想的渗透、学生的质量为原则进行教学过程的总结语的设计。
7、如何进行课后作业的设计
考生在设计课后的练习和作业时一定要按是否体现基础门头沟、选择性、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创新性的原则进行设计课后练习与作业。课后练习与作业要紧扣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设计多种形式的练习和作业,使学生的知识、能力、智力同步发展。
课后的作业和练习分为口头和书面两种形式,不宜过多一段为两三为宜。
改革在即:2014重庆教师资格VIP班,浓缩高频考点,带你短时秒杀考试!
试题推荐:
责编:lxh 评论
γרҵ | ʦ | ԭ/Żݼ | ||
---|---|---|---|---|
ѧͳȡ֤ࣨۺ+֪ʶ | ţ | 1000 / 550 | ||
Сѧͳȡ֤ࣨۺ+ѧ֪ʶ | 1000 / 550 | |||
ͳȡ֤ࣨۺ+֪ʶٰ桿 | ־ | 1000 / 550 | ||
2017ѧԾࣨСѧã | ־ | 300 / 200 | ||
2017ӢѧԾࣨСѧã | Ծ | 300 / 200 | ||
2017ʦʸԾ | 300 / 200 | |||
2017ʦʸСѧԾ | ǻ | 300 / 200 | ||
2017ѧ֪ʶࡾ̲İ桿 | ʤ˫ | 200 / 200 | ||
2017ѧۺʾࡾ̲İ桿 | ȫz | 200 / 200 | ||
2017Сѧѧ֪ʶ | ǻ | 200 / 200 | ||
2017Сѧۺʾࡾ̲İ桿 | 200 / 2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