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中级会计师考试>经济法>经济法学习笔记

2008年会计职称考试《中级经济法》课件(第1章)

来源:233网校 2008年3月4日
  一、经济法的渊源

  1、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法律(法律效力仅次于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3、法规

  (1)行政法规:国务院

  (2)地方性法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

  4、规章

  (1)部门规章:国务院所属部委

  (2)地方政府规章:地方人民政府

  5、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特别行政区的法

  6、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

  7、国际条约、协定

  【解释】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同级地方政府规章。

  【例题1】民族自治地方有关调整经济关系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也是我国经济法的渊源之一。( )(2005年)

  【答案】√

  【例题2】下列法的形式中,属于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是( )。(2005年)

  A、《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答案】C

  【例题3】下列规范性文件中,属于行政法规的是(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B、国务院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

  C、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深圳经济特区注册会计师条例》

  D、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

  【答案】B

  【解析】(1)选项A属于“法律”;(2)选项B属于“行政法规”;(3)选项D属于“部门规章”。

  【例题4】不同法的形式具有不同的效力等级,下列各项中,效力低于地方性法规的是( )。

  A、宪法 B、同级政府规章 C、法律 D、行政法规

  【答案】B

  【解释】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同级地方政府规章。

  二、经济法律关系

  【解释】经济法律关系是指经济关系被经济法律规范确认和调整之后所形成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一)经济法律关系的三要素

  【案例】甲、乙企业签订了100万元的买卖合同,合同标的为机器设备。在买卖合同中,甲、乙两个企业为经济法律关系(合同关系)的主体,机器设备为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甲企业应当在4月1日前交货,乙企业在收到货物后10日内付款”等界定双方权利义务的条款为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

  1、主体

  (1)取得经济法主体资格,有法定取得和授权取得两种方式。

  (2)根据主体在经济法律关系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不同,经济法主体可分为经济决策主体、经济管理主体和经济实施主体。

  (3)根据主体在经济运行中的客观形态划分,经济法主体可分为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公民等。

  2、内容

  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包括经济权利、经济义务。

  3、客体

  (1)物:包括自然存在的物品和人类劳动生产的产品,以及货币和有价证券

  (2)经济行为:包括经济管理行为(经济决策行为、经济命令行为、审查批准行为、监督检查行为)、完成工作行为和提供劳务行为

  (3)非物质财富:包括智力成果、道德产品(荣誉称号、嘉奖表彰)和经济信息

相关阅读
最近直播往期直播

下载APP看直播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