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管理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子系统,与其他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存在极为密切的关系,如图4—2所示。
四、绩效管理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
在绩效管理系统设计以及实施运行过程中,企业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这些原则既是建立绩效管理系统的重要理论依据,又是保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有效运行的基本保障。
(一)公开与开放的原则
公开与开放的原则要求绩效管理系统必须建立在公开性、开放式的基础之上。开放式的绩效管理系统,首先,应体现在评价上的公开、公正、公平性,借此才能取得上下级的认同,使绩效管理得以推行;其次,评价标准必须是十分明确的,上下级之间可通过直接对话,面对面地沟通,进行绩效管理工作。在贯彻开放性原则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通过工作岗位分析,确定对员工的期望和要求,制定出客观的绩效管理标准,通过制定岗位任职资格标准及绩效管理标准,将组织对其员工的期望和要求明确地规定下来,使考评的总体性和全局性得以加强,进而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组成部分。
2.实现绩效管理活动的公开化,破除神秘感,进行上下级间的直接对话,将技能开发与员工发展的要求引入考评体系之中。
3.引入自我评价及自我申报机制,对公开的工作绩效评价做出补充。通过自我评价,可增进企业目标的实现。如果这种相对评价侧重于能力的评价,并在职能资格等级制度的范围内进行,则它至少能够发现员工自身差距,并弥补自身的不足。
4.根据企业不同,分阶段引入绩效管理的评价标准和规则,使其员工有一个逐步认识、理解的过程。
(二)反馈与修改的原则
反馈与修改的原则要求及时反馈绩效管理的结果,将正确的行为、方法、程序、步骤、计划、措施坚持下来,发扬光大;将不足之处,加以纠正和弥补。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没有反馈的绩效管理系统将失去存在的意义,不能发挥员工的潜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三)定期化与制度化原则
绩效管理是一种连续性的管理过程,因而必须定期化、制度化。绩效管理既是对员工能力、工作绩效、工作态度的评价,也是对未来行为表现的一种预测。因此只有程序化、制度化地进行绩效管理,才能真正了解员工的潜能,才能发现组织中的问题,从而有利于组织的有效管理。
(四)可靠性与有效性原则
可靠性又称信度,是指某项测量的一致性和稳定性。绩效管理的信度是指绩效管理方法保证收集到的人员能力、工作态度、工作行为、工作绩效等信息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它强调不同评价者之间对同一个人或同一组人评价的结果应该大体一致。如果绩效管理因素和绩效管理尺度是明确的,那么考评者就能够在同样的基础上评价员工,从而有助于改善绩效管理的可靠性。
有效性又称效度,是指某项测量有效地反映其所测量内容的准确程度。绩效管理的效度是指测量员工的工作能力、态度、行为与成果的准确性程度。客观、准确、全面的评鉴员工的工作绩效有利于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可靠性与有效性是保证绩效管理科学性的充分必要条件,所以一个绩效管理体系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具备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五)可行性与实用性原则
可行性是指任何一个绩效管理方案所需的时间、人力、物力、财力,要能够被使用者及其实施的客观环境和条件所允许。因此,在制定绩效管理方案时,应根据绩效管理目标和要求,合理地进行方案设计,并对绩效管理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限制因素分析。任何一项绩效管理活动都是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必须研究该考评方案所拥有的资源、技术以及其他条件,并对绩效管理方案的对象与范围的适用性,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
2.目标效益分析。全面分析和确定绩效管理所要实现的目标,全面评价绩效管理方案对人力资源管理所能带来的直接和间接效益,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利于改进和完善企业绩效管理系统,提高其科学性、可行性和适应性。
3.潜在问题分析。预测每一考评方案可能发生的问题、困难、障碍,问题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可能产生的不良效果,并找出原因,提出应变措施。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在实施绩效管理活动前,对各种绩效管理考评工具进行调试,通过调试发现问题,减少绩效管理的误差。
所谓实用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是指绩效管理考评方式方法,应适合不同绩效管理的目的和要求,要根据绩效管理目的采用简便可行的方式方法;第二是指所设计的绩效管理考评方案,应适合企业的不同部门和岗位的人员素质、特点和要求。
重点推荐:2013年人力资源管理员考试备考专题|人力资源管理员章节串讲笔记
课程辅导:为方便广大学员充分备考,233网校“2013年人力资源管理师HD高清课件”开始招生,辅导课程:VIP班,套餐班,精讲班,预测班,应用技巧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