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填空题
1.潘菽 2.认识成分情感成分-
3.社会自我心理自我 4.反应概率强化
5.先行组织者 6.上位学习
7.产生式系统 8.操作模仿操作熟练
9.心理摸拟法 10.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
11.权威阶段公正阶段 12.流畅性变通性
13.提问反思复习 14.形式训练说
15.教师
三、判断说明题
1.答:错误。
研究表明,皮亚杰所揭示的思维发展的阶段性是普遍存在的,思维发展的顺序是不可变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在具体个体身上或不同文化背景条件下不存在阶段的特殊性。研究表明,从前运算阶段到具体运算,再到形式运算的过渡,在不同个体身上存在着显著差异。皮亚杰也认为,大多数人只能在他们有经验和有兴趣的少数领域运用形式运算。
2.答:错误。
根据维特罗克对理解过程的分析,理解过程不单是信息从感觉登记到短时记忆、再到长时记忆的单向流程,而是新信息与长时记忆内容之间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记忆是知识获得中的一项重要的活动,但理解是更为核心的认知线索。
3.答:错误。
虽然各种直接的、专门的创造性训练是有效、可行的,但不应取代或脱离课堂教学。许多研究证明,结合各个学科特点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既可以发挥教师的创造性,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排斥或脱离学科而孤立地训练创造力,这实际上是舍本逐末的做法,不可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创造性。
4.答:正确。
根据成就动机理论,学生最有可能选择的是成功概率为50%的任务,因为这种任务最富有现实的挑战性。这不仅仅涉及学习任务本身的难易问题,更涉及成功的标准问题。如果学生认为不论怎样努力也肯定会不及格时,他的学习动机就会处于极低的水平。因此,这需要教师适当地掌握评分标准,使学生感到,要得到好成绩是可能的,但也不是轻而易举的。
5.答:错误。
在实际的教育情境里,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并不一定会发生自我应验的预言效应。因为教师期望效应的发生,既取决于教师自身的因素,也取决于学生的人格特征、原有认知水平、归因风格和自我意识等众多的心理因素。
最新试题:
历年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