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中心 > 银行从业 > 初级银行管理 > 2024年银行从业初级《银行管理》三色笔记.pdf

专享 2024年银行从业初级《银行管理》三色笔记.pdf

1.34 MB 下载数:596 第109批 更新时间:2024-09-03
  • 2024年银行从业初级《银行管理》三色笔记.pdf-图片1

    2024年银行从业初级《银行管理》三色笔记

    《初级银行管理》三色笔记

    (以下未提及的章节属于中级内容)

    目录

    第一章 宏观经济金融环境

    第二章 监管概述

    第三章 市场准入、非现场监管和现场检查

    第四章 监管措施、行政处罚与行政救济

    第五章 负债业务

    第六章 资产业务

    第七章 其他业务

    第九章 全面风险管理

    第十章 内部控制、合规管理和审计

    第十四章 经营绩效管理

    第十六章 开发性金融机构与政策性银行业务与监管

    第十七章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业务与监管

    第十八章 信托公司业务与监管

    第十九章 企业集团财务公司业务与监管

    第二十章 金融租赁公司业务与监管

    第二十一章 汽车金融公司、消费金融公司、货币经纪公司业务与监管

    第二十三章 银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

    注:

    1.红色表示重点知识点,为高频考点

    2.蓝色表示熟记知识点,为常考点

    3.黑色为了解知识部分,只需了解

    第一章 宏观经济金融环境

    第一节 宏观经济

    考点1:我国经济政策环境★★

    一、树立新发展理念

    (1)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2)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3)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

    (4)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5)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 2024年银行从业初级《银行管理》三色笔记.pdf-图片2

    2024年银行从业初级《银行管理》三色笔记

    《初级银行管理》三色笔记

    (以下未提及的章节属于中级内容)

    目录

    第一章 宏观经济金融环境

    第二章 监管概述

    第三章 市场准入、非现场监管和现场检查

    第四章 监管措施、行政处罚与行政救济

    第五章 负债业务

    第六章 资产业务

    第七章 其他业务

    第九章 全面风险管理

    第十章 内部控制、合规管理和审计

    第十四章 经营绩效管理

    第十六章 开发性金融机构与政策性银行业务与监管

    第十七章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业务与监管

    第十八章 信托公司业务与监管

    第十九章 企业集团财务公司业务与监管

    第二十章 金融租赁公司业务与监管

    第二十一章 汽车金融公司、消费金融公司、货币经纪公司业务与监管

    第二十三章 银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

    注:

    1.红色表示重点知识点,为高频考点

    2.蓝色表示熟记知识点,为常考点

    3.黑色为了解知识部分,只需了解

    第一章 宏观经济金融环境

    第一节 宏观经济

    考点1:我国经济政策环境★★

    一、树立新发展理念

    (1)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2)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3)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

    (4)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5)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二、推动高质量发展

    (1)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3)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4)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5)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三、构建新发展格局

    (2)促进国际国内双循环

    考点2:新时代金融工作的总体要求★★

    一、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八个坚持”)

    (1)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

    (3)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

    (4)坚持把防控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

    (5)坚持在市场化法治化轨道上推进金融创新发展

    (6)坚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7)坚持统筹金融开放和安全

    (8)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二、金融工作的主要任务

    (1)要着力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2)做好科技、绿色、普惠、养老、数字五篇金融大文章

    (3)优化融资结构

    (4)稳步扩大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

    第二节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考点1:财政政策★★

    一、财政政策工具

    1、税收: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特征

    2、公共支出:包括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3、政府投资

    4、政府债券

    二、财政政策对金融的影响

    根据调节国民经济的不同功能,财政政策可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

    (一)扩张性财政政策:指通过财政收支规模的变动来增加和刺激社会的总需求,在总需求不足时,通过扩张性

    财政政策使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差额缩小以至平衡。

    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手段主要是增加财政支出和减少税收。

    (二)紧缩性财政政策:指通过财政收支规模的变动来减少和抑制总需求,在国民经济已出现总需求过旺的情况

    下,通过紧缩性财政政策可以消除通货膨胀,达到供求平衡。

    实施紧缩性财政政策的手段主要是减少财政支出和增加税收。

    考点2:货币政策★★★

    一、货币政策的目标

  • 2024年银行从业初级《银行管理》三色笔记.pdf-图片3

    二、推动高质量发展

    (1)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3)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4)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5)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三、构建新发展格局

    (2)促进国际国内双循环

    考点2:新时代金融工作的总体要求★★

    一、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八个坚持”)

    (1)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

    (3)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

    (4)坚持把防控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

    (5)坚持在市场化法治化轨道上推进金融创新发展

    (6)坚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7)坚持统筹金融开放和安全

    (8)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二、金融工作的主要任务

    (1)要着力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2)做好科技、绿色、普惠、养老、数字五篇金融大文章

    (3)优化融资结构

    (4)稳步扩大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

    第二节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考点1:财政政策★★

    一、财政政策工具

    1、税收: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特征

    2、公共支出:包括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3、政府投资

    4、政府债券

    二、财政政策对金融的影响

    根据调节国民经济的不同功能,财政政策可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

    (一)扩张性财政政策:指通过财政收支规模的变动来增加和刺激社会的总需求,在总需求不足时,通过扩张性

    财政政策使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差额缩小以至平衡。

    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手段主要是增加财政支出和减少税收。

    (二)紧缩性财政政策:指通过财政收支规模的变动来减少和抑制总需求,在国民经济已出现总需求过旺的情况

    下,通过紧缩性财政政策可以消除通货膨胀,达到供求平衡。

    实施紧缩性财政政策的手段主要是减少财政支出和增加税收。

    考点2:货币政策★★★

    一、货币政策的目标

    目标 主要内容

    最终目标 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

    中介目标 利率、货币供应量

    操作目标 基础货币

    我国的货币政策目标 “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二、货币供应量

    现阶段,按货币流动性强弱不同,中国人民银行实际将货币供应量划分为三个层次:

    1.第一层次为M0,即流通中现金,又叫现钞,是指流通于银行体系以外的现钞,也就是个人和单位手中的现

    钞。

    2.第二层次为M1,即一般所说的货币,又叫狭义货币,由M0和银行的单位活期存款构成,代表一国经济中的现

    实购买力。

    3.第三层次为M2,又叫广义货币,由M1和准货币组成。准货币是一定时期内不会被直接动用的货币,主要包括

    单位定期存款、个人存款以及其他存款构成,代表一国经济中的现实购买力。

    M2的流动性比M1和M0都要低,可用于观察和调控中长期金融市场。

    2001年7月起,人民银行将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计入M2。

    2011年10月起,人民银行将住房公积金中心存款和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在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存款纳入M2统计范

    围。

    三、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1.存款准备金率

    2.再贷款、再贴现

    3.公开市场操作

    四、新型货币政策工具

    1.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

    2.常备借贷便利(SLF)

    3.中期借贷便利(MLF)

    4.定向中期借贷便利(TMLF)

    5.抵押补充贷款(PSL)

    五、利率市场化

    1.利率管制基本放开。

    2.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不断健全。

    3.金融市场基准利率体系不断健全。

    4.金融产品创新有序推进。

    六、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

    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2017年5月26日,人民银行在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价模型中引入“逆周期因子”,形成“收盘价+一篮子货币汇

    率变化+逆周期因子”的中间价形成机制。

    七、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 2024年银行从业初级《银行管理》三色笔记.pdf-图片4

    目标 主要内容

    最终目标 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

    中介目标 利率、货币供应量

    操作目标 基础货币

    我国的货币政策目标 “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二、货币供应量

    现阶段,按货币流动性强弱不同,中国人民银行实际将货币供应量划分为三个层次:

    1.第一层次为M0,即流通中现金,又叫现钞,是指流通于银行体系以外的现钞,也就是个人和单位手中的现

    钞。

    2.第二层次为M1,即一般所说的货币,又叫狭义货币,由M0和银行的单位活期存款构成,代表一国经济中的现

    实购买力。

    3.第三层次为M2,又叫广义货币,由M1和准货币组成。准货币是一定时期内不会被直接动用的货币,主要包括

    单位定期存款、个人存款以及其他存款构成,代表一国经济中的现实购买力。

    M2的流动性比M1和M0都要低,可用于观察和调控中长期金融市场。

    2001年7月起,人民银行将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计入M2。

    2011年10月起,人民银行将住房公积金中心存款和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在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存款纳入M2统计范

    围。

    三、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1.存款准备金率

    2.再贷款、再贴现

    3.公开市场操作

    四、新型货币政策工具

    1.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

    2.常备借贷便利(SLF)

    3.中期借贷便利(MLF)

    4.定向中期借贷便利(TMLF)

    5.抵押补充贷款(PSL)

    五、利率市场化

    1.利率管制基本放开。

    2.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不断健全。

    3.金融市场基准利率体系不断健全。

    4.金融产品创新有序推进。

    六、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

    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2017年5月26日,人民银行在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价模型中引入“逆周期因子”,形成“收盘价+一篮子货币汇

    率变化+逆周期因子”的中间价形成机制。

    七、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存款准备金率传导

    法定存款准备金指商业银行按照其存款的一定比例向中央银行缴存的存款,这个比例通常

    是由中央银行决定的,被称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超额存款准备金指商业银行存放在中央银行、超出法定存款准备金的部分,主要用于支付

    清算、头寸调拨或作为资产运用的备用资金。

    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需要上缴中央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增加→可直接运用

    的超额准备金减少→商业银行的可用资金减少,收紧信用→货币供应量减少。反之货币供

    应量增加。

    基准利率的传导

    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主要包括:再贷款利率;再贴现利率;存款准备金利率;超额存款准备

    金利率。

    提高再贷款或再贴现利率,会提高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融资的成本,收缩对客户的贷款和

    投资规模,进而缩减货币供应量。降低再贷款或再贴现利率的作用过程与上述相反。

    第三节 监管政策

    考点1:全面加强金融监管★

    一、严格执法、敢于亮剑

    二、全面强化“五大监管”

    (1)机构监管

    (2)行为监管

    (3)功能监管

    (4)穿透式监管

    (5)持续监管

    考点2:防范和化解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

    一、持续防范化解重点金融风险

    二、把握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三对关系”

    (1)权和责的关系

    (2)快和稳的关系

    (3)早和准的关系

    考点3:扩大对外开放★★

    一、提高金融行业开放水平

    二、支持金融行业“走出去”

    第四节 金融体系

    考点1:金融市场★★

    一、金融市场概念、分类和功能

    (一)金融市场概念

    金融市场是货币和资本的交易活动、交易技术、交易制度、交易产品和交易场所的集合, 是以金融工具为交

    易对象而形成的资金供求关系的总和。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包括交易主体、 交易对象、交易工具、交易的组织形式

    和交易价格等。

    (二)金融市场分类

  • 2024年银行从业初级《银行管理》三色笔记.pdf-图片5

    存款准备金率传导

    法定存款准备金指商业银行按照其存款的一定比例向中央银行缴存的存款,这个比例通常

    是由中央银行决定的,被称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超额存款准备金指商业银行存放在中央银行、超出法定存款准备金的部分,主要用于支付

    清算、头寸调拨或作为资产运用的备用资金。

    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需要上缴中央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增加→可直接运用

    的超额准备金减少→商业银行的可用资金减少,收紧信用→货币供应量减少。反之货币供

    应量增加。

    基准利率的传导

    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主要包括:再贷款利率;再贴现利率;存款准备金利率;超额存款准备

    金利率。

    提高再贷款或再贴现利率,会提高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融资的成本,收缩对客户的贷款和

    投资规模,进而缩减货币供应量。降低再贷款或再贴现利率的作用过程与上述相反。

    第三节 监管政策

    考点1:全面加强金融监管★

    一、严格执法、敢于亮剑

    二、全面强化“五大监管”

    (1)机构监管

    (2)行为监管

    (3)功能监管

    (4)穿透式监管

    (5)持续监管

    考点2:防范和化解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

    一、持续防范化解重点金融风险

    二、把握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三对关系”

    (1)权和责的关系

    (2)快和稳的关系

    (3)早和准的关系

    考点3:扩大对外开放★★

    一、提高金融行业开放水平

    二、支持金融行业“走出去”

    第四节 金融体系

    考点1:金融市场★★

    一、金融市场概念、分类和功能

    (一)金融市场概念

    金融市场是货币和资本的交易活动、交易技术、交易制度、交易产品和交易场所的集合, 是以金融工具为交

    易对象而形成的资金供求关系的总和。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包括交易主体、 交易对象、交易工具、交易的组织形式

    和交易价格等。

    (二)金融市场分类

    1.根据期限不同可以将金融市场分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

    2.根据金融交易合约性质的不同可以将金融市场分为:现货市场、期货市场和期权市场。

    3.根据市场功能不同可以将金融市场分为: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

    4.根据金融产品成交与定价方式的不同可以将金融市场分为:公开市场和协议市场。

    (三)金融市场的功能

    1.货币资金融通功能(融通货币资金是金融市场最主要、最基本的功能。)

    2.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

    3.风险分散与风险管理功能

    4.经济调节功能

    5.交易及定价功能

    6.反映经济运行功能

    二、货币市场(1年以内)

    特点是:低风险、低收益;期限短、流动性强、风险性小;交易量大、交易频繁。

    (一)同业拆借市场

    特征:一是主要限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参加,二是拆借期限短,三是拆借利率市场化。

    (二)回购市场

    特征:一是参与者的广泛性;二是风险性;二是短期性,回购期限一般不超过 1 年, 通常为隔夜或 7 天;

    四是利率的市场性。回购利率由交易双方确定,主要受回购证券的质地、回购期限的长短、交割条件、货币市场利

    率水平等因素的影响

    (三)票据市场

    三、资本市场(1年以上)

    (一)中长期债券市场

    按债券期限划分, 债券市场可分为短期债券市场和中长期债券市场。

    (二)股票市场

    股票市场一般分为发行市场(又称一级市场)和流通市场(又称二级市场)。

    (三)基金市场

    基金市场按照募集对象来分,可以分为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

    考点2:金融机构体系和金融工具★★

    一、金融机构概述

    我国的金融机构体系由货币当局、金融监管机构、银行金融机构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组成。

    二、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

    三、金融工具的分类与特征

  • 2024年银行从业初级《银行管理》三色笔记.pdf-图片6

    1.根据期限不同可以将金融市场分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

    2.根据金融交易合约性质的不同可以将金融市场分为:现货市场、期货市场和期权市场。

    3.根据市场功能不同可以将金融市场分为: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

    4.根据金融产品成交与定价方式的不同可以将金融市场分为:公开市场和协议市场。

    (三)金融市场的功能

    1.货币资金融通功能(融通货币资金是金融市场最主要、最基本的功能。)

    2.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

    3.风险分散与风险管理功能

    4.经济调节功能

    5.交易及定价功能

    6.反映经济运行功能

    二、货币市场(1年以内)

    特点是:低风险、低收益;期限短、流动性强、风险性小;交易量大、交易频繁。

    (一)同业拆借市场

    特征:一是主要限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参加,二是拆借期限短,三是拆借利率市场化。

    (二)回购市场

    特征:一是参与者的广泛性;二是风险性;二是短期性,回购期限一般不超过 1 年, 通常为隔夜或 7 天;

    四是利率的市场性。回购利率由交易双方确定,主要受回购证券的质地、回购期限的长短、交割条件、货币市场利

    率水平等因素的影响

    (三)票据市场

    三、资本市场(1年以上)

    (一)中长期债券市场

    按债券期限划分, 债券市场可分为短期债券市场和中长期债券市场。

    (二)股票市场

    股票市场一般分为发行市场(又称一级市场)和流通市场(又称二级市场)。

    (三)基金市场

    基金市场按照募集对象来分,可以分为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

    考点2:金融机构体系和金融工具★★

    一、金融机构概述

    我国的金融机构体系由货币当局、金融监管机构、银行金融机构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组成。

    二、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

    三、金融工具的分类与特征

    按期限的长短划分,金融工具分为短期金融工具和长期金融工具,前者期限一般在1年及以下,如商业票据、短期

    国库券、回购协议等;后者期限一般在 1 年以上,如股票、企业债券、长期国债等。

    按融资方式划分,金融工具可分为直接融资工具和间接融资工具,前者包括政府、企业发行的国库券、企业债券

    等;后者包括银行债券、银行承兑汇票、人寿保险单等。

    按投资者所拥有的权利划分,金融工具可分为债权工具、股权工具和混合工具。

    债权工具的代表是债券,股权工具的代表是股票,混合工具的代表是可转换公司债券和证券投资基金。

    金融工具具有流动性、收益性、风险性的特点。

    金融工具的风险主要有两类:

    (1)信用风险,即债务人不履行合同,不能按约定期限和利息还本付息的风险。

    (2)市场风险,即因经济环境、市场利率变化或者证券市场上不可预见的一些因素的变化,导致金融工具价格下

    跌,从而给投资人带来损失的风险。

    考点3:金融基础设施★★

    一、金融基础分类

    我国金融市场基础设施主要有五大板块:

    (一)支付系统(PS)

    (二)中央证券存管 (CSD) 与证券结算系统(SSS)

    (三)中央对手方(CCP)

    (四)交易报告库(TR)

    (五)其他金融市场基础设施

    二、金融基础设施的发展

    2022 年 12 月,人民银行发布的《金融基础设施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拟将六类设施及其运营机构

    纳入我国金融基础设施统筹监管,即:金融资产登记托管系统、清算结算系统、交易设施、交易报告库、重要支

    付系统、基础征信系统。下一步,需要金融管理部门、地方密切配合,扎实推进相关改革工作,统一监管标准,

    健全准入管理,优化设施布局,健全治理结构,推动形成我国布局合理、治理有效、先进可靠、富有弹性的金融

    基础设施体系。

    第二章 监管概述

    第一节 金融监管沿革

    考点1:金融监管理论基础★

    金融监管基础理论中最成熟和规范的理论是社会公共利益论,这一理论主要从金融体系存在垄断、负外部

    性、市场失灵、信息不对称、金融产品具有公共产品特征等方面论证了实施金融监管的必要性。

    考点2:西方金融监管的历史沿革

    一、监管体系的建立

    1929年至1933年的“大萧条”奠定了凯恩斯主义的主流地位,西方国家普遍建立起对银行的现代监管体系。

    1930年至1970年,大多数西方国家对金融机构的数量(限制准入)、定价(价格或利率控制)、业务活动实施

    了严格广泛的限制。

    二、金融管制的放松

    20世纪70年代以后,严重的滞胀使凯恩斯主义陷入困境,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理论占据上风,在金融领域体

  • 2024年银行从业初级《银行管理》三色笔记.pdf-图片7

    按期限的长短划分,金融工具分为短期金融工具和长期金融工具,前者期限一般在1年及以下,如商业票据、短期

    国库券、回购协议等;后者期限一般在 1 年以上,如股票、企业债券、长期国债等。

    按融资方式划分,金融工具可分为直接融资工具和间接融资工具,前者包括政府、企业发行的国库券、企业债券

    等;后者包括银行债券、银行承兑汇票、人寿保险单等。

    按投资者所拥有的权利划分,金融工具可分为债权工具、股权工具和混合工具。

    债权工具的代表是债券,股权工具的代表是股票,混合工具的代表是可转换公司债券和证券投资基金。

    金融工具具有流动性、收益性、风险性的特点。

    金融工具的风险主要有两类:

    (1)信用风险,即债务人不履行合同,不能按约定期限和利息还本付息的风险。

    (2)市场风险,即因经济环境、市场利率变化或者证券市场上不可预见的一些因素的变化,导致金融工具价格下

    跌,从而给投资人带来损失的风险。

    考点3:金融基础设施★★

    一、金融基础分类

    我国金融市场基础设施主要有五大板块:

    (一)支付系统(PS)

    (二)中央证券存管 (CSD) 与证券结算系统(SSS)

    (三)中央对手方(CCP)

    (四)交易报告库(TR)

    (五)其他金融市场基础设施

    二、金融基础设施的发展

    2022 年 12 月,人民银行发布的《金融基础设施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拟将六类设施及其运营机构

    纳入我国金融基础设施统筹监管,即:金融资产登记托管系统、清算结算系统、交易设施、交易报告库、重要支

    付系统、基础征信系统。下一步,需要金融管理部门、地方密切配合,扎实推进相关改革工作,统一监管标准,

    健全准入管理,优化设施布局,健全治理结构,推动形成我国布局合理、治理有效、先进可靠、富有弹性的金融

    基础设施体系。

    第二章 监管概述

    第一节 金融监管沿革

    考点1:金融监管理论基础★

    金融监管基础理论中最成熟和规范的理论是社会公共利益论,这一理论主要从金融体系存在垄断、负外部

    性、市场失灵、信息不对称、金融产品具有公共产品特征等方面论证了实施金融监管的必要性。

    考点2:西方金融监管的历史沿革

    一、监管体系的建立

    1929年至1933年的“大萧条”奠定了凯恩斯主义的主流地位,西方国家普遍建立起对银行的现代监管体系。

    1930年至1970年,大多数西方国家对金融机构的数量(限制准入)、定价(价格或利率控制)、业务活动实施

    了严格广泛的限制。

    二、金融管制的放松

    20世纪70年代以后,严重的滞胀使凯恩斯主义陷入困境,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理论占据上风,在金融领域体

    现为金融自由化,对严格的金融监管理念提出了挑战。

    三、国际金融监管合作

    2010年12月,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发布了第三版巴塞尔协议。

    四、金融监管的改进

    (一)《巴塞尔协议》的主要变化

    2010年《巴塞尔协议Ⅲ》

    1.扩大资本覆盖面,增强风险捕捉能

    一是提高资产证券化交易风险暴露的风险权重。

    二是大幅度提高内部模型法下市场风险的资本要求和定性标准。

    三是大幅度提高场外衍生品和证券融资交易的交易对手信用风险的资本要

    求。

    四是在第二支柱框架下明确了商业银行全面风险治理架构的监管要求。

    2.修改资本定义,强化监管资本基

    一是界定并区分一级资本和二级资本的功能:

    一级资本应能够在银行持续经营条件下吸收损失,其中普通股应在一级资

    本中占主导地位;二级资本仅在银行破产清算条件下承受损失。

    二是对普通股、其他一级资本工具和二级资本工具分别建立严格的合格标

    准,以提高各类资本工具的损失吸收能力。

    三是引入严格的、统一的资本扣减项目,并要求从核心一级资本中扣减。

    资本扣减项目包括商誉和其他无形资产、递延净税收资产等多项内容。

    四是取消专门用于抵御市场风险的三级资本。

    五是要求商业银行发行的非普通股工具必须带有减记或转股条款,在银行

    无法生存情况下减记或转为普通股,以吸收损失。

    3.建立杠杆率监管标准,弥补资本充足率

    缺陷

    目标:

    一是为银行体系杠杆率累积确定底线,通过控制商业银行资产规模的

    过度扩张,缓释不确定的去杠杆化过程带来的风险以及对金融体系和

    实际经济的负面影响。

    二是采用简单、透明、基于风险总量的指标,可以防止模型风险和计

    量错误,补充和强化基于新资本协议的风险资本监管框架。

    4.建立宏观审慎资本要求,反映系统性风

    在横向维度上,对具有系统重要性商业银行提出附加资本要求,降低

    “大而不能倒”带来的道德风险;在时间维度上,在资本要求中嵌入

    反周期的因子,降低银行体系和实体经济之间的正反馈循环,缓解亲

    经济周期效应。

    5.建立量化流动性监管标准

    流动性覆盖率,衡量短期压力情景下单个银行应对流动性中断的能力

    。净稳定融资比率,度量中长期内银行可供使用的稳定资金来源能否

    支持其资产业务发展,推动银行使用稳定资金来源为其业务融资。

  • 2024年银行从业初级《银行管理》三色笔记.pdf-图片8

    现为金融自由化,对严格的金融监管理念提出了挑战。

    三、国际金融监管合作

    2010年12月,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发布了第三版巴塞尔协议。

    四、金融监管的改进

    (一)《巴塞尔协议》的主要变化

    2010年《巴塞尔协议Ⅲ》

    1.扩大资本覆盖面,增强风险捕捉能

    一是提高资产证券化交易风险暴露的风险权重。

    二是大幅度提高内部模型法下市场风险的资本要求和定性标准。

    三是大幅度提高场外衍生品和证券融资交易的交易对手信用风险的资本要

    求。

    四是在第二支柱框架下明确了商业银行全面风险治理架构的监管要求。

    2.修改资本定义,强化监管资本基

    一是界定并区分一级资本和二级资本的功能:

    一级资本应能够在银行持续经营条件下吸收损失,其中普通股应在一级资

    本中占主导地位;二级资本仅在银行破产清算条件下承受损失。

    二是对普通股、其他一级资本工具和二级资本工具分别建立严格的合格标

    准,以提高各类资本工具的损失吸收能力。

    三是引入严格的、统一的资本扣减项目,并要求从核心一级资本中扣减。

    资本扣减项目包括商誉和其他无形资产、递延净税收资产等多项内容。

    四是取消专门用于抵御市场风险的三级资本。

    五是要求商业银行发行的非普通股工具必须带有减记或转股条款,在银行

    无法生存情况下减记或转为普通股,以吸收损失。

    3.建立杠杆率监管标准,弥补资本充足率

    缺陷

    目标:

    一是为银行体系杠杆率累积确定底线,通过控制商业银行资产规模的

    过度扩张,缓释不确定的去杠杆化过程带来的风险以及对金融体系和

    实际经济的负面影响。

    二是采用简单、透明、基于风险总量的指标,可以防止模型风险和计

    量错误,补充和强化基于新资本协议的风险资本监管框架。

    4.建立宏观审慎资本要求,反映系统性风

    在横向维度上,对具有系统重要性商业银行提出附加资本要求,降低

    “大而不能倒”带来的道德风险;在时间维度上,在资本要求中嵌入

    反周期的因子,降低银行体系和实体经济之间的正反馈循环,缓解亲

    经济周期效应。

    5.建立量化流动性监管标准

    流动性覆盖率,衡量短期压力情景下单个银行应对流动性中断的能力

    。净稳定融资比率,度量中长期内银行可供使用的稳定资金来源能否

    支持其资产业务发展,推动银行使用稳定资金来源为其业务融资。

    (二)《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的主要变化

    1.加强对系统重要性银行的监管

    2.引入宏观审慎视角

    3.重视危机管理、恢复和处置

    4.完善公司治理和信息披露

    (三)公司治理改革

    2015年7月,巴塞尔委员会公布了最新版《加强公司治理的原则》。

    (四)金融稳定理事会的成立和改革进展

    考点3:中国金融监管的历史沿革

    四个目标

    通过审慎有效的监管,保护广大存款人和消费者的利益;

    通过审慎有效的监管,增进市场信心;

    通过宣传教育工作和相关信息披露,增进公众对现代金融产品、服务和相应风险的识别和

    了解;

    努力减少金融犯罪,维护金融稳定。

    四项理念 管法人、管风险、管内控、提高透明度

    六条良好监管标准

    促进金融稳定和金融创新共同发展;

    努力提升我国银行业在国际金融服务中的竞争力;

    对各类监管设限科学合理,有所为有所不为,减少一切不必要限制;

    鼓励公平竞争,反对无序竞争;

    对监管者和被监管者(双向问责,两级问责);

    高效、节约地使用一切监管资源。

    2、加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第二节 监管理念

    考点1:监管的目标★★★

    1、通过审慎有效的监管,保护广大存款人和消费者的利益(首要目标)

    2、通过审慎有效的监管,增进市场信心

    (1)通过实施审慎有效的监管,及时预警、控制和处置风险,有效防范金融系统风险

    (2)通过信息披露,提高银行业金融机构经营的透明度,增强公众对银行体系的信心,防止出现挤提

    (3)通过保护存款人利益,增强社会公众对银行监管机构的信任和对银行体系的信心

    (4)通过处罚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减少银行犯罪,维护正常的金融秩序和公平的竞争环境

    3、通过宣传教育工作和相关信息的披露,增进公众对现代金融的了解

    4、努力减少金融犯罪,维护金融稳定

    考点2:监管理念★★★

    一、管法人

    实施法人监管,注重对银行业金融机构总体风险的把握、防范和化解

    二、管风险

    以风险作为银行监管的重点,围绕信用、市场、操作等风险的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

    三、管内控

  • 2024年银行从业初级《银行管理》三色笔记.pdf-图片9

    (二)《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的主要变化

    1.加强对系统重要性银行的监管

    2.引入宏观审慎视角

    3.重视危机管理、恢复和处置

    4.完善公司治理和信息披露

    (三)公司治理改革

    2015年7月,巴塞尔委员会公布了最新版《加强公司治理的原则》。

    (四)金融稳定理事会的成立和改革进展

    考点3:中国金融监管的历史沿革

    四个目标

    通过审慎有效的监管,保护广大存款人和消费者的利益;

    通过审慎有效的监管,增进市场信心;

    通过宣传教育工作和相关信息披露,增进公众对现代金融产品、服务和相应风险的识别和

    了解;

    努力减少金融犯罪,维护金融稳定。

    四项理念 管法人、管风险、管内控、提高透明度

    六条良好监管标准

    促进金融稳定和金融创新共同发展;

    努力提升我国银行业在国际金融服务中的竞争力;

    对各类监管设限科学合理,有所为有所不为,减少一切不必要限制;

    鼓励公平竞争,反对无序竞争;

    对监管者和被监管者(双向问责,两级问责);

    高效、节约地使用一切监管资源。

    2、加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第二节 监管理念

    考点1:监管的目标★★★

    1、通过审慎有效的监管,保护广大存款人和消费者的利益(首要目标)

    2、通过审慎有效的监管,增进市场信心

    (1)通过实施审慎有效的监管,及时预警、控制和处置风险,有效防范金融系统风险

    (2)通过信息披露,提高银行业金融机构经营的透明度,增强公众对银行体系的信心,防止出现挤提

    (3)通过保护存款人利益,增强社会公众对银行监管机构的信任和对银行体系的信心

    (4)通过处罚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减少银行犯罪,维护正常的金融秩序和公平的竞争环境

    3、通过宣传教育工作和相关信息的披露,增进公众对现代金融的了解

    4、努力减少金融犯罪,维护金融稳定

    考点2:监管理念★★★

    一、管法人

    实施法人监管,注重对银行业金融机构总体风险的把握、防范和化解

    二、管风险

    以风险作为银行监管的重点,围绕信用、市场、操作等风险的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

    三、管内控

    内控机制是银行业金融机构风险防范的第一道防线

    四、提高透明度

    考点3:监管新举措★★

    一、推动银行业回归本源、专注主业

    二、深化“放管服”改革

    三、深化整治金融市场乱象

    四、加强银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

    五、新时代新征程下的金融监管

    第三节 监管指标

    考点1:监管类指标、监测类指标★★★

    硬约束指标,一旦突破监管阈值,代表商业银行面临较大风险,需要立即启动监管干预措施

    软约束指标,主要用于日常分析、评价和监测银行风险状况

    考点2:资本充足率监管指标★★★

    一、资本充足率

    1、资本的构成

    (1)核心一级资本:实收资本或普通股;资本公积;盈余公积;一般风险准备;未分配利润;少数股东资本

    可计入部分

    (2)其他一级资本:其他一级资本工具及其溢价;少数股东资本可计入部分

    (3)二级资本:二级资本工具及其溢价;超额贷款损失准备;少数股东资本可计入部分

    2、资本充足率的计算及监管要求

  • 2024年银行从业初级《银行管理》三色笔记.pdf-图片10

    内控机制是银行业金融机构风险防范的第一道防线

    四、提高透明度

    考点3:监管新举措★★

    一、推动银行业回归本源、专注主业

    二、深化“放管服”改革

    三、深化整治金融市场乱象

    四、加强银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

    五、新时代新征程下的金融监管

    第三节 监管指标

    考点1:监管类指标、监测类指标★★★

    硬约束指标,一旦突破监管阈值,代表商业银行面临较大风险,需要立即启动监管干预措施

    软约束指标,主要用于日常分析、评价和监测银行风险状况

    考点2:资本充足率监管指标★★★

    一、资本充足率

    1、资本的构成

    (1)核心一级资本:实收资本或普通股;资本公积;盈余公积;一般风险准备;未分配利润;少数股东资本

    可计入部分

    (2)其他一级资本:其他一级资本工具及其溢价;少数股东资本可计入部分

    (3)二级资本:二级资本工具及其溢价;超额贷款损失准备;少数股东资本可计入部分

    2、资本充足率的计算及监管要求

    计算公式 监管要求 备注

    资本充足率 (总资本-对应资本扣减项)/风险加权资产 ≥8%

    一级

    资本充足率 (一级资本-对应资本扣减项)/风险加权资产 ≥6%

    核心一级

    资本充足率 (核心一级资本-对应资本扣减项)/风险加权资产 ≥5%

    储备资本 最低资本要求基础上计提 风险加权资产的2.5%

    由核心一级资本满足逆周期资本 在最低资本要求和储备资本要求之上计提 风险加权资产的0~2.5%

    附加资本 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计提 风险加权资产的1%

    二、杠杆率

    商业银行并表和未并表的杠杆率均不得低于4%

    考点3:信用风险监管指标★★★

    一、不良贷款率和不良资产率

    1、不良贷款率(≤5%)=不良贷款余额/各项贷款余额

    2、不良资产率(≤4%)=不良资产/资产总额

    二、贷款拨备率和拨备覆盖率

    1、贷款拨备率(1.5%~2.5%)=贷款损失准备/各项贷款余额

    2、拨备覆盖率(120%~150%)=贷款损失准备/不良贷款余额

    三、大额风险暴露(集中度管理)

    1、含义:商业银行对单一客户或一组关联客户超过其一级资本净额2.5%的风险暴露

    2、监管要求

    (1)对非同业单一客户的贷款余额不得超过资本净额的10%;不得超过一级资本净额的15%

    (2)对一组非同业关联客户的风险暴露不得超过一级资本净额的20%

    (3)对同业单一客户或集团客户的风险暴露不得超过一级资本净额的25%

    四、全部关联度

    1、关联方/关系人

    (1)包括董监高、信贷业务人员及其近亲属,以及上述人员投资或担任高管的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

    (2)商业银行不得向关系人发放信用贷款

    (3)向关系人发放担保贷款的条件不得优于其他借款人

    2、监管要求

    (1)对一个关联方的授信余额不得超过商业银行资本净额的10%

    (2)对一个关联法人或其他组织所在集团客户的授信余额不得超过商业银行资本净额的15%

    (3)对全部关联方的授信余额不得超过商业银行资本净额的50%

    考点4:流动风险监管指标★★★

    1、流动性覆盖率(≥100%)

    (1) =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未来30天现金净流出量

    (2)可计入的预期现金流入≤预期现金流出的75%

  • 2024年银行从业初级《银行管理》三色笔记.pdf-图片11

    计算公式 监管要求 备注

    资本充足率 (总资本-对应资本扣减项)/风险加权资产 ≥8%

    一级

    资本充足率 (一级资本-对应资本扣减项)/风险加权资产 ≥6%

    核心一级

    资本充足率 (核心一级资本-对应资本扣减项)/风险加权资产 ≥5%

    储备资本 最低资本要求基础上计提 风险加权资产的2.5%

    由核心一级资本满足逆周期资本 在最低资本要求和储备资本要求之上计提 风险加权资产的0~2.5%

    附加资本 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计提 风险加权资产的1%

    二、杠杆率

    商业银行并表和未并表的杠杆率均不得低于4%

    考点3:信用风险监管指标★★★

    一、不良贷款率和不良资产率

    1、不良贷款率(≤5%)=不良贷款余额/各项贷款余额

    2、不良资产率(≤4%)=不良资产/资产总额

    二、贷款拨备率和拨备覆盖率

    1、贷款拨备率(1.5%~2.5%)=贷款损失准备/各项贷款余额

    2、拨备覆盖率(120%~150%)=贷款损失准备/不良贷款余额

    三、大额风险暴露(集中度管理)

    1、含义:商业银行对单一客户或一组关联客户超过其一级资本净额2.5%的风险暴露

    2、监管要求

    (1)对非同业单一客户的贷款余额不得超过资本净额的10%;不得超过一级资本净额的15%

    (2)对一组非同业关联客户的风险暴露不得超过一级资本净额的20%

    (3)对同业单一客户或集团客户的风险暴露不得超过一级资本净额的25%

    四、全部关联度

    1、关联方/关系人

    (1)包括董监高、信贷业务人员及其近亲属,以及上述人员投资或担任高管的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

    (2)商业银行不得向关系人发放信用贷款

    (3)向关系人发放担保贷款的条件不得优于其他借款人

    2、监管要求

    (1)对一个关联方的授信余额不得超过商业银行资本净额的10%

    (2)对一个关联法人或其他组织所在集团客户的授信余额不得超过商业银行资本净额的15%

    (3)对全部关联方的授信余额不得超过商业银行资本净额的50%

    考点4:流动风险监管指标★★★

    1、流动性覆盖率(≥100%)

    (1) =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未来30天现金净流出量

    (2)可计入的预期现金流入≤预期现金流出的75%

    2、净稳定资金比例(≥100%)

    =可用的稳定资金/所需的稳定资金

    3、流动性比例(≥25%)

    =流动性资产余额/流动性负债余额

    4、流动性匹配率(≥100%)

    =加权资金来源/加权资金运用

    5、优质流动性资产充足率(≥100%)

    =优质流动性资产/短期现金净流出

    考点5:信用风险监测指标★★★

    一、最大十家集团客户授信集中度

    二、单一国别风险集中度

    三、表外业务垫款比例

    四、贷款迁徙率

    分类 计算公式

    正常

    贷款迁徙率

    正常类

    贷款迁徙率

    正常类贷款中变为后四类贷款的金额

    /正常类贷款

    关注类

    贷款迁徙率

    关注类贷款中变为不良贷款的金额

    /关注类贷款

    不良贷款迁徙率

    次级类

    贷款迁徙率

    次级类贷款中变为可疑类和损失类贷款的金额

    /次级类贷款

    可疑类

    贷款迁徙率

    可疑类贷款中变为损失类贷款的金额

    /可疑类贷款

    五、不良贷款期末重组率

    六、逾期90天以上贷款与不良贷款比率

    七、不良贷款处置回收率

    八、不良贷款偏离度

    九、新发放贷款不良率

    十、当年新形成不良贷款率

    十一、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

    =贷款实际计提准备/应计提准备

    十二、资产损失准备充足率

    =信用风险资产实际计提拨备/应计提拨备

    考点6:流动风险监测指标★★★

    一、流动性缺口

    二、流动性缺口率

    三、核心负债比例

    1、=核心负债/总负债

    2、核心负债:距离到期日3个月以上(含)的定存和发行债券,活期存款中的稳定部分(过去12个月活存的最

查看全文,请先下载后再阅读

*本资料内容来自233网校,仅供学习使用,严禁任何形式的转载